初冬时节,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层林尽染,漫山红叶铺染山谷,扭角羚、藏酋猴等珍稀动物组团“打卡”河谷,吸引了来自北京、广州、成都、眉山等地的亲子家庭前来研学旅行。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生态研学热潮中,青川县检察院主动依托片区入口的生物多样性法治教育基地,搭建起了宣传平台,为亲子研学注入“硬核法律小知识”,解锁了“法治+生态”的研学新模式。

活动现场(黄文桥 摄)
作为低海拔地区野生动植物“宝库”,唐家河拥有3000多种植物,200多种鸟类和100多种兽类,迁徙中的扭角羚、藏酋猴更是成为研学家庭观察生态的重要对象。青川县检察院紧扣亲子家庭对自然的浓厚热情,围绕生态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民法典三大主题开展宣讲,通过真实案例讲解和法律互动,将枯燥的法律条文与鲜活的自然观察场景相结合,打造出立体生动的法治课堂。
“没想到能在这里上法治课!”来自眉山的王东带着孩子参加活动后感慨,“既欣赏了红叶、邂逅了野生动物,还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这种‘游中学、学中悟’的形式特别好,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能让孩子记住,也让我们家长深受启发。”
截至目前,青川县检察院已累计发放法治宣传材料2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500人次,组织法治有奖问答300余人次,赠送法治礼品及学习用具1000余份。自2025年以来,青川县检察院打造的生物多样性法治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2万余人次,如今更成为唐家河研学的“必打卡点”,“检察宣讲+自然美景”的双向赋能,让青少年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点亮法治思维。
青川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冬天将以生态研学为契机,持续把法治宣传融入社会治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法治动能。同时,也向广大亲子家庭发出邀请,欢迎走进唐家河,赴一场“自然+法治”的研学之约,在山水间读懂保护的意义,让生态理念与法治信仰在研学途中共同成长。(记者 戚原 通讯员 曹琳 陈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