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孝感,“善水流长”润万家

为了保障市民用水安全,湖北省孝感市城市供水事业始终秉持“源清水润、利而不争、善水流长”的供水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从让市民“吃上水”到“吃好水”的安全健康供水之路。

3月10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城区供水系统原水改迁工程现场,桩机轰鸣,工人们正在铺设两条原水输水管道。

时代的车轮快速向前,城区用水需求量逐年递增。在湖北省孝感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孝感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及时谋划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厂、水源、加压泵站等设施布局,加快水厂的提升改造和扩容建设,保障市民用上安全健康水。

从“吃上水”到“吃好水”

孝感城市供水发展早期,自来水大多取自河道及地下水,水龙头一打开,一股泥土味扑鼻而来。1975年孝感通过开凿地下井建成小型水厂,启动集中供水,受地下水源制约,到上世纪80年代,最大供水能力仅2.5万吨/日。一直到1990年,孝感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二水厂一期4万吨/日工程建成投产,以距城区17.2公里的汉北河支流沦河为水源,才扭转了城区长期依赖地下水为水源的局面,形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双水源供水格局。

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孝感市城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变,供水水源不足的“瓶颈”凸显。2007年,孝感市委、市政府采取政府筹资自建的方式建设三水厂,通过长距离引入优质汉江水一举破解城区水源难题。

去年9月,为配合招商引进的百亿级纸业项目落地,解决主供水源取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孝感市启动了城区供水系统原水迁改工程建设,将汉江取水口由新河镇小河村向上游迁移24公里至城隍镇新华村,进一步改善水源水质条件。

孝感城区供水系统原水迁改工程包括原水取水工程、原水预处理工程、原水输水管道工程等3个子项目,是孝感单项投资最大的一项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迁改工程正式动工前,项目专班成员花费5天时间,对施工范围沿线进行现场踏勘,将踏勘途中收集到的问题编制成册,再针对重点问题分头对接、各个突破,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孝感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运行维护部部长刘要华介绍。

当好安全供水的“守护神”

为了让群众用上“放心水”,孝感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坚持落实出厂水常规指标厂部、监测站双重日检,每月对水源水、出厂水及管网末梢水进行42项水质指标检测,每半年对出厂水及管网水进行10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保证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新标准。

水质监测是一项全年、全天、全时段的特殊工作,繁琐却又至关重要。“针对供水季节性的变化,我们会对出厂水实行24小时不间断在线监测,并根据在线监测的数据,科学调整絮凝剂及消毒剂的投加量,同时密切关注和跟踪原水水质变化,严防源头污染。”湖北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孝感监测站负责人李璐介绍。

水质监测不容一丝一毫的马虎,检测数据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确保市民饮水安全的“密码”。“汉江水体介于三类水质和二类水质之间,在迁改工程确定新的取水点之前,我们多次实地采样进行全分析,位于城隍镇的新取水口水质长年稳定在二类,相较原取水江段水量更足、水质更优,能够保证市民喝到更安全更优质的自来水。”李璐说。

根据水质特点,孝感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采用了“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等成熟的常规水处理工艺,结合原水水质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消毒剂、混凝剂投加量,实时精准把控出厂水水质。

无论是远在汉川的取水泵站操作室,还是在城区的供水调度中心,一个个监测屏幕、一处处在线仪表覆盖了厂站的每个角落,设备设施一旦发生异常或险情即能实时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可在第一时间基本判明故障,并迅速进行抢修排险,确保供水生产不中断。

稳步推进智慧水务建设

一直以来,水压低、水质差、水量不足、管理不规范等用水问题困扰老旧小区居民已久。民有所呼,企有所应。为解决这一痛点,孝感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积极延伸供水服务,组建专班主动对接,配合孝南区、高新区5个办事处开展了老旧小区的配套供水改造工作,通过实施水改推行终端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将供水服务延伸到了百姓家中。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供水管线全部采用优质管材,抗腐蚀能力强,也不容易老化、脆化,使用年限能达50年,能够更好地保障客户的用水质量和安全。在水改的同时,公司还完善了分区计量末级终端,可有效实现对小区漏损节点的监控,减少爆管、漏水事故发生的频率。

目前,孝感城市年供水量超过9000万吨,供水保障率和水质综合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9.85%以上,管网漏损率连续多年控制在9%以内,全面优于国家及行业标准。

孝感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锦林介绍,公司自2015年开始,按照系统谋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有序启动了智慧水务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了供水生产自动监控系统、客服营抄系统、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DMA分区计量系统、移动巡检系统、网上营业厅等智慧化管理平台,基本形成了覆盖公司管理、供水生产、客户服务、管网运行等全流程的一体化智慧运营体系。(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高祎卿


编辑:王雪儿
责任编辑:
阅读量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