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记者来到了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汤池镇正在建设的汤池甲鱼现代产业园一期项目工地上,当日气温骤降,工人们却不畏严寒,正在安装空气能加热设备,干得热火朝天。
放眼望去,一排排光伏水泥杆、一条条整齐排列的“大房子”映入眼帘,汤池镇人大主席尚新涛告诉记者,这些“大房子”就是甲鱼住的温棚,汤池甲鱼现代产业园内建设有有63个温棚,每个温棚的面积有1000平方米。棚下养甲鱼,棚上光伏发电,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养殖现代化水平。目前,养殖户已完成甲鱼养殖温棚建设80%;光伏企业一期6MW光伏项目已完成管桩建设,产业园一期建设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4月底前可竣工,5月份养殖户就可投苗生产。
尚新涛介绍,为了发展实力产业,做大做强甲鱼品牌,汤池镇党委、镇政府决定按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打造汤池甲鱼现代产业园,汤池甲鱼现代产业园占地约620亩,总投资2.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共0.5亿元,按照现代化的标准,结合甲鱼养殖户需求,园区配套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以及围墙、路灯、电网、绿化等基础设施;社会资本投入2亿元,包括甲鱼养殖户落户投资1亿元建设15万平方米甲鱼温棚,引入总投资1亿元的25MW光伏项目进行契合,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现代化水平。园区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约165亩,二期、三期分别占地186亩、269亩,预计2024年完成。产业园建成投产后,将为汤池甲鱼产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届时,汤池镇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楚天甲鱼第一镇”。
汤池镇地处湖北省地理中心,是应城市西部口子镇,汤池镇域内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周边惠亭水库、高关水库、渔子河、四龙河水系贯串全镇,传统水产养殖条件较好,养殖甲鱼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汤池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经过30多年的发展,随着养殖技术不断成熟,汤池甲鱼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目前汤池镇各类甲鱼养殖面积达到5000亩左右,其中,温室甲鱼近30万平方米,常温甲鱼约4500亩;甲鱼年产量2000万斤,年产值近4亿元,其中温室甲鱼的产量达到每平方米60至70斤左右;镇域内大规模的甲鱼养殖经营主体10家,一般养殖户75家,甲鱼饲料生产企业1家,产业从业人员近1000人。近年来,汤池镇按照应城市乡村振兴规划中“一区两园三基地”的产业布局,积极打造中华鳖特色水产优势区和中华鳖种苗基地,甲鱼养殖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汤池农业支柱产业。汤池甲鱼已成为湖北水产养殖特色产业,占据了湖北全省甲鱼市场“半壁江山”。“汤池甲鱼在2015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识产品,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产品地理标识产品。
尚新涛表示,2021年以来,甲鱼市场行情持续向好,汤池甲鱼供不应求。以温室甲鱼为例,目前市场价格最高可达到18元/斤左右,按照综合成本14元/斤左右,若每平方米产60斤左右甲鱼则可获利240元左右,每个温棚(1000平方米)的纯利润约20万元左右,远远超出一般种养业的利润水平,因此,镇上的养殖户扩大甲鱼养殖规模的积极性非常高。
走在汤池镇的公路上,随处可以看到道路两边一排排甲鱼养殖温棚、一块块甲鱼常温养殖池。在汤池提及养甲鱼,少不了提到养殖大户、泉甲服务公司总经理唐余庆。1994年,唐余庆在自家池塘开始探索温棚+外塘的甲鱼养殖模式。因为是探索阶段,当时面积只有200平方米,大约2400只甲鱼,当年的年产值达到30万元左右。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唐余庆在2012年成立了应城市金泉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共有10个成员,总投入800万元,新建了13个甲鱼养殖温棚,年产值1000多万元。现如今,合作社已经发展到51个温棚,唐余庆自家就有21个温棚,他养殖的甲鱼年产值可达到2000万元左右。
记者跟随着唐余庆来到了甲鱼养殖温棚。一进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室内十分温暖,与室外温度形成鲜明对比。大棚里布满了整齐的管道,一只只甲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
“养殖甲鱼马虎不得,不仅温棚室内常年保持30摄氏度,为了防止甲鱼生病,饲料要以进口深海白鱼粉为主,每天还要监测水质,”唐余庆边指着棚外黑板上的监测数据边说,汤池的甲鱼之所以长得快且肉质鲜嫩,离不开人工精细的照顾。甲鱼有冬眠习惯,一般生长周期最多只有七八个月,而且生长周期南北差异较大,但是温棚养殖甲鱼打破了传统,在温暖的环境下,甲鱼生长期变成了12个月,平均一只甲鱼一年可以长到1斤8两左右。
唐余庆说:“目前温棚养殖的甲鱼市场平均价格为17元/斤左右,养殖综合成本14元/斤左右,每平方米产50-70斤甲鱼则可获利150元-180元,每个温棚(1000平方米)可实现纯利润15万元左右。”若产业园建好后,可以提高甲鱼的单位产量,每平方可产甲鱼80斤左右。
唐余庆告诉记者,汤池镇甲鱼产业发展得好,养殖户技术不断进步。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汤池镇养殖户“抱团”发展。汤池镇政府不仅会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还会经常组织养殖户们外出学习交流。甲鱼的价格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动,单个养殖户很难抵御市场风险。镇里的养殖大户们组建了汤池甲鱼养殖协会,在汤池镇党委支持下,协会成员分别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共享养殖技术、服务、销路等,一起“抱团”做强甲鱼产业。合作社每年聘请技术专家指导强化种苗提纯复壮工作,确保甲鱼品质纯正。各合作社带头人组建“土专家”技术攻关小组,打破单纯依赖温泉水养殖的局限,逐步摸索出锅炉供热温棚饲养技术。同时推行虾鳖、鱼鳖混养、稻鳖共生的生态养殖新模式,将甲鱼养殖推广至普通农户。为扩大甲鱼销路,各合作社与湖北柒味食品集团合作,共同研发卤制甲鱼、甲鱼汤、甲鱼粉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如今,甲鱼现代产业园即将建成,汤池甲鱼产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
“甲鱼‘入园’、养殖户‘抱团’经营具有节约成本、打造品牌、决胜市场的强大优势,也能够更好地规避用地、排污、养殖病害等经营风险。”汤池镇党委副书记李孜说。下一步,汤池镇将围绕产业规模加强基地建设。对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标准和要求,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甲鱼养殖基地,发挥特色水产优势,构建“一区两园三基地”的产业布局,不断壮大甲鱼产业规模。同时,在提升甲鱼标准化养殖水平的同时,打造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甲鱼产业链条。进一步培育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养殖大户,统一养殖标准,统一养殖流程、统一养殖技术,打造品牌形象,提高汤池甲鱼质量效益产品竞争力,增强汤池甲鱼在水产行业中的影响力。(记者 余惠玲)
记者手记:
汤池镇养殖甲鱼从散户养殖到规模化,发展到如今“入园”产业化,在发展养殖甲鱼产业的同时,不破坏汤池的环境、不占用有限的地热资源,不断改善养殖条件、提高养殖技术,汤池养殖甲鱼产业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绿色”致富新路子。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市场经济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固链、稳链、强链至关重要。汤池镇养殖甲鱼历史悠久,如今养殖户队伍日益逐渐壮大,但是在面临市场风险时,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现代甲鱼产业园打造后,甲鱼“入园”,养殖户“抱团”发展,也是走向强化产业链之路,统一规划经营、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做大做强“甲鱼产业”,增加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可以发展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发展深加工,最大化提取甲鱼的附加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可以安全溯源,保证了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