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灰头土脸”变“春风满面”

在昆明市石林县的村子里流传着一句话,以前烤烟得穿着旧衣服,是灰头土脸,现在穿着西装皮鞋去烤烟,那是春风满面!

谢继华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和皮鞋走到烤房前看了看温湿度控制仪,又打开观察窗看烤烟变色情况,开心地笑了,他是昆明市石林县路美邑村第一批烤烟生物质烘烤的受益者。

图为石林县西街口镇烤烟生物质烘烤(王宝文 摄)

烘烤技师老毕走过来说:“现在生物质烤房控温精准,而且自动加料,比以前不知道省了多少心力,你是咱们村第一批生物质烘烤的,你应最清楚!”谢继华笑着说:“我算了算,每亩至少可以减工1个,亩均可节约燃料费60元左右,我有30亩烤烟就帮我节约了近6000元,还有烤得好、卖得好的效益呢!”

石林县大田烤烟早已采烤完,烤烟收购刚刚圆满收官,但是在西街口镇格渣村连片内,烟农正热火朝天地收地里的烟杆,烟农中流传着一句话“烟杆是个宝,拔掉烟杆好,减少病虫害,加工烘烤料……”烤烟合作社理事长李定发说:“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大家快点把烟杆收了晾晒一下,合作社会把生物质代加工时间安排贴在村里的公示栏,大家按照时间把烟杆拉过来。”

原来自2016年西街口镇生物质颗粒加工厂建成后,为积极开展生产,在这里首创生物质颗粒代加工的生产模式,即烟草专业合作社建好生物质加工厂,负责机器设备管护使用,烟农自主收集烟秆等生物质原料,约时约量定点送至合作社加工厂代加工,收取较低的加工费,这样合作社省去原料运输储存成本,烟农自主提供原料,燃料使用成本低,烟农接受度很高。

图为加工好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王宝文 摄)

石林县的路美邑村和西街口镇只是昆明的一个缩影,自从2011年昆明市烟草公司通过科技项目开展生物质燃烧机研发工作,2014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生物质能源烘烤技术大面试验示范,2016年得到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到今年,全市生物质烘烤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烟农是最大受益者。烤烟烘烤期间相对用工较多,添煤次数频繁,尤其夜间添煤不及时容易出现大幅降温,影响烟叶烘烤质量,使用秸秆、烟杆、玉米杆等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加一次料(生物质颗粒)中大火可以持续7到10小时,用工大幅降低,而且生物质能源供热稳定,烤房控温精准,降低烤坏率,相比燃煤烘烤,可节约燃料成本。

让人“春风满面”的不只是收入还有当地的生态环境,燃煤烘烤对环境污染较大,但作为清洁能源的生物质燃料燃烧充分,燃烧后排放的气体及烟尘量明显低于燃煤,其中CO2降低1/3以上,SO2接近0排放,烟尘量降低一半以上,同时生物秸秆作为生产原料,大幅减少当地农户大田秸秆焚烧,真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烟区生态环境。(记者 郑义 通讯员 王宝文)


编辑:王雪儿
责任编辑:徐家昕
阅读量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