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典型示范“契约化”共建联系社区单位、自治区级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和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玉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依托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有效地将学生全面发展和校地协同育人元素相整合,打造了独具办学特色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学院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助推器”,7月1日至7月12日,组建实践团赴广西兴业县开展“‘乡’约推普助振兴5+N”计划社会实践活动。

汇聚多方合力,“校地协同”育品牌

玉林师范学院和兴业县整合优质资源,多方协同,发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7月1日,玉林师范学院副校长刘永建和兴业县副县长梁业荣共同为推普实践教学基地揭牌,启动“‘乡’约推普助振兴5+N”计划。“‘乡’约推普助振兴5+N”计划主要内容包含:搭建1个推普实践教学基地、进行1次推普调研调查、组织1期“童语同音”乡间思政课堂、举办1系列“职业技能+普通话”培训、开展1项“电商直播助农”行动、拓展N项自选活动。

图为学校副校长刘永建和兴业县副县长梁业荣共同为推普实践教学基地揭牌。(周美艳 摄)

童语童心向党,“知行合一”显特色

学院依托“1+1小桔灯”支教课堂与龙安镇牟村小学持续开展结对子工作。今年暑假,通过发音、绕口令、多音字、错别字等多方面打造学习普通话有趣课堂,以诗歌朗读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们融入其中,指导学生改正坐姿,认真写好规范字;“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趣味数学”课堂,志愿者以事例、数据和互动游戏生动讲述了防溺水安全、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数学的乐趣,积极践行“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受益学生达1000多人次。

图为“童语童心向党,同音童心筑梦”1+1小桔灯课堂(周美艳 摄)

服务基层教育,“多措并举”问实情

7月1日-7月12日,通过问卷、访谈、座谈等“多措”并举的方式开展乡村语言使用状况调研调查,发放问卷3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26份进一步摸清兴业县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状况、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相关参考数据。根据调查了解,兴业县乡村中小学教师96.52%为汉族,其中40岁以上占61.93%(50岁及以上的超三分之一),69.64%的中小学教师受汉语方言和本民族语言影响,口音较重、不准,且比较难改正口音。普通话培训和推广使用工作有待加强,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工作亟待加大力度。

讲团结筑同心,“学思践悟”感党恩

玉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持续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宣讲。以知识竞答的方式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进一步深入群众心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助力农村高考考生志愿填报策略与技巧”、“国家奖助贷补政策”公益宣讲,切实为家长和考生解答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问题,讲解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

图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宣讲。(周美艳 摄)

创新云端推普,“上下同步”求实效

7月1日,玉林师范学院在兴业县教育局举办了“玉林师范学院——兴业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兴业县各乡镇中小学教师近5000人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培训,培训效果反响热烈。

电商直播助农,“内外联动”促振兴

图为志愿者帮助农户直播销售蜂蜜(周美艳 摄)

学院组织“青春助农,你我同行”电商直播实践团队,通过与村委内外联动方式,对种养大户滕建国进行普通话技能培训,鼓励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拓宽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在志愿者的协助下,“主播”滕建国的自养蜂蜜直播网购平台关注量达到了5000多人。(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周美艳)


编辑:刘炎炎
责任编辑:徐家昕
阅读量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