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 共筑文明梦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今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浙江大学幼儿园西溪园党支部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支部联合开展“小虫子 大能量”主题党日活动,旨在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共筑生态文明梦。  

活动现场合影(杨玉杰 摄)

“你知道垃圾分为哪几类吗?”“我们如何区分垃圾的种类?”“垃圾有哪些处理方法?”环资学院大学生向孩子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相关的科普小知识,并通过提问互动,帮助孩子们了解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

“接下来,我和我的虻宝宝要变魔术咯,把我们的厨余垃圾变成宝贝。”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张志剑教授带着他研究的小虫子——黑水虻给孩子们变魔术,将厨余垃圾放进黑水虻模型,让孩子们观察黑水虻分解厨余垃圾的变化。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张志剑教授带着他研究的小虫子——黑水虻给孩子们变魔术现场 (杨玉杰 摄)

“哇,一整条鱼放进去都不见啦,这个虻宝宝好厉害!”“为什么这些垃圾会消失呢?”......孩子们对黑水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教授根据孩子们的问题,讲述了《‘昆虫劳模’黑水虻的故事》,带孩子们了解黑水虻的生长过程,并以黑水虻举例,带孩子们认识自然界中有很多厉害的小虫子,比如金龟子、蛴螬、家蝇等,他们吃大自然的垃圾,将垃圾变成肥料,同时自己也长大了,可以变成农场小动物的食物。“这些小虫子也厉害了。”“他们也在保护环境呢。”精彩的故事改变了孩子们对小虫子的认识。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黑水虻的工作原理,张教授带孩子们现场喂养黑水虻,将整个黑水虻工作模型放在幼儿园两周,让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在饲养的过程中能够直接观察到黑水虻的成长变化及工作过程,直接感知小虫子也有大用处,领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浙江大学幼儿园西溪分园与浙大环资学院近三年来多次合作,从教育层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此次党支部联合行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小虫子为载体,开展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让高校研究项目走进幼儿园,既向幼儿传播用科学技术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理念,起到教育作用,又进一步挖掘了幼儿园与周边资源党政融合的多方位合作模式。(记者 曾庆华 通讯员 杨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