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青年梦 稻香且鱼肥 | 中国县域经济报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老家。”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宁利村“90后”新农人张良斌说。

“走出大山,去看更大的世界”是张良斌从小的梦想,为此还选择了去外省上大学。“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有很多发展机会。”提及为何返乡,张良斌说,“2023年年初,父亲一个电话一声令下就只能回来咯。”

的确,让儿子返乡务农,张良斌的父亲张忠寿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敏锐地嗅到农业将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县里越来越重视农业,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农业一定大有可为。”其实,劝儿子回来,除了看好发展前景之外,张忠寿还有一层私心,就是不想让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就此撂荒。

要怎样利用好当地资源,才能把财富“请”进来?这是张良斌2023年返乡后的主要关切。

在调研过程中,张良斌注意到有一部分村民利用水资源丰富的条件,种植水稻同时在水田放养适宜的鱼苗,既收获稻谷,又养鱼增收,于是他主动找到村两委和烟草部门驻村工作队说出了自己也想种稻养鱼,他的想法得到了村委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

2023年在烟草部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宁利乡新龙沟村开始统一规划、统一苗种、统一饲料、统一病虫害防治,推进稻田鱼的养殖。

查看稻田鱼生长情况(张良斌 摄)

养殖技术是张梁斌面对的第二个难题。张良斌又一次找到村两委和烟草部门驻村工作队,他们带着问题向农业部门的水产专家请教,一起上网查资料找案例。

烟草部门驻村工作队集中组织了科技人员深入农户家及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并广泛宣传对示范区农户给予鱼种、稻鱼工程开挖、饲料补助扶持等政策,还专门下派水产技术人员到样板区指导养殖户做好防逃防盗、鱼病防治、科学饲养等管理工作,共为村民讲解稻田养鱼养殖、管理59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4600余份,有效促进了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现在我们村有860亩稻田,这两年每年可以增收30余万元。”谈到稻田养鱼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张良斌开心地说:“以前传统种植水稻,每亩产值1500元,推行稻田养鱼模式后,每亩可出售生态鱼300公斤—400公斤,产值3200元。稻米既增产又提质,保守估计每亩总产值4500元。通过稻鱼混养,每亩稻田纯收入比原来高出两倍多。”

如今,稻田鱼成为了宁利村一张亮丽名片,通过推广稻田养鱼项目,2023年受益农户700余户,受益人数达2800余人,年产值达110余万元。张良斌觉得,当下对农民最友好的就是“不用背井离乡、撇家舍业,就能鼓起腰包”。(记者 郑义 通讯员 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