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郫都区“城市大脑”上线 | 中国县域经济报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现代化城市治理的智慧“长”在细节中:观察15分钟到半个小时,如发现占道经营将产生预警,工作人员用时1秒钟便可精准派发一张数字孪生地图,可以推演解决城市问题的最佳方案……

这些变化,源自郫都建设的“城市大脑”。定位为“城市大脑”的区城运中心,纵深推进“三级平台、五级应用”,链接着10个街道(镇)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能够感知城市脉搏的每一分跳动。

如今,区城运中心按照感知发现、决策指挥、反应处置、终端反馈的工作闭环,实现了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服务“一网通办”、监督“一览无余”,为郫都的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城市竞争力“把脉问诊”。

最强“城市大脑”在这里构筑

未来的城市有多聪明?区城运中心给出了初步模样。

走进简约现代的区城运中心,指挥大厅里巨幅高清的显示屏上,涉及城市运行管理的各类信息数据瞬时“跳动”,带来满满的科技感;点击功能模块,“中枢”和一线能第一时间“面对面”,上下联动、及时妥善处置突发情况……

区城运中心 (皮之轩 摄)

高效运行的背后,是城市治理的探索和创新。区城运中心作为郫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抓手,自2023年2月组建投运,目前已建成区镇两级城运平台IOC专题模块10个,已接入16个部门系统,汇聚200多万条事件数据。数字神经网络在这里不断向外延伸扩大,城市的百万数据在这里被织成一张智慧网络。

在整合城市公共数据的同时,区城运中心搭建了自动派单体系,让问题从“线上发现”到“线下处置”实现点对点闭环。

区城运中心主任倪俊表示,区城运中心既打通了部门层级之间的屏障,又能促进区、街道(镇)、各部门平台实现业务协同,便于基层管理。

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汇聚事件枢纽、大联动、数字城管、12345等城市事件200余万件,今年上半年通过平台全流程闭环处置事件10906件,其中提级上报777件、督办4389件,事件平均闭环时间由6.35天下降到1.21天,处置效率整体提高。

区城运中心副主任宋淼表示,一张线上线下协同的闭环管理网络,托住了郫都有序运行的底座。通过线上线下的智能联动,以线上的数据流、管理流,倒逼线下业务流程全面优化和管理创新,推动城市治理从数字化、智能化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数字赋能让治理变“智理”

城市的智能,从火灾预警中可见一斑。

今年,区城运中心结合公共安全体征分析模型运行结果,建立了与应急、消防、街镇联动的预警机制,其中火灾预警模型将332条小区火灾预警信息下发至镇街,辅助镇街工作人员定点排查隐患事件6600余起,有效提高了风险隐患排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只是郫都“一网统管”数字化基础的“沧海一粟”。要想时刻保持城市“耳聪目明”,城市治理就不能只满足于“看急诊”,更要“治未病”“防未然”。

今年以来,区城运平台体征数据新增至490项,使城市体征评分情况“一屏观”更全面、更科学、更智能。通过构建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经济运行四个分析模型,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和关联性,运用各类大数据算法进行分析,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并结合事件枢纽完善线下的体征预警处置机制,为各单位管理决策充分赋能,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

区城运中心场景推进部部长张敬文介绍,“一屏观”的基础,是海量的数据。为打造更高效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体系,这里汇聚了区生态环境局、区综合执法局、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物联感知设备共23类18927路,通过对城市运行进行全方位、全时段、智慧化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分析,助力政府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

搭建“数字桥梁”便民惠企

“—网统管”带来的生活变化,也在细节中见微知著。

区城运中心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赋能摄像头,部署6种算法115路视频资源,形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占道经营、安靖街道渣土车管理、红光街道违章停车、三道堰镇人群聚集等多个场景,帮助发现城市管理中的大小问题,自动上报预警到城运平台,再通过事件枢纽派发给基层处置端,有效快速解决城市管理问题。

在区城运中心城运平台77平方米的大屏幕上,一幅可随意放大、缩小的郫都区地图使这座城市瞬间变得“触手可及”。

区城运中心规划建设部负责人邓艺娜介绍,通过打造城运平台事件枢纽、城市CIM一张图、人工智能平台、IOC可视化大屏4个方面共计85类250项能力清单,浩瀚数据犹如一个个脑细胞,汇聚成城市的“大脑”。

城市一旦有了“大脑”,生活中的“惊喜”不期而至。

据了解,区城运中心线上优化郫都区12345诉求应急处置诉求机制,10分钟内转派紧急诉求,1小时内办理回复;线下则进一步规范常态化工作机制,针对多次不满意件会同相关部门现场调度分析研判,积极推动中吕公司装修纠纷、傲城水箱压力过小等历史遗留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并按计划有序处置解决。

此外,区城运中心还开发上线世园会重大活动保障场景,实时掌握世园会郫都分会场客流、车流、关联事件,感知会场风险,支撑安全调度。并指导相关部门完成智慧交通、智慧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文旅建设,开展“行业工会+网格工惠”优化提升。

下一步,区城运中心将进一步完善“王”字型城市运行管理架构,优化城市体征体系及预警规则,提升城市运行状态监测和风险预警预判能力,做强事件交互枢纽系统,推动以事件为导向的业务流程再造,促进“多跨”事件闭环处置。同时,强化市、区、街道(镇)三级平台纵向贯通,实现城市运行监测预警、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上传下达,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级和水平。(记者 戚原 通讯员 何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