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梨树 厚植沃土育繁花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才 | 中国县域经济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创新高端柔性引才“梨树模式”,积极破解县域引才困境,突出组织引领,搭建吸引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极大改善了人才发展环境,全县高层次人才资源日益丰富、人才集聚效应更加明显、人才发展机制逐渐完善,打造了海纳百川、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在梨树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为新时代梨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人才智力保证。

梨树县科研人员在玉米田间探讨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 通讯员 李 坤摄

突出组织引领

打开人才发展新局面

梨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各项部署,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29家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架构、明晰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柔性引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形成柔性引才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我们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连打政策组合拳。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梨树县县管优秀专家选拔管理办法》《梨树县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评选管理办法》《梨树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重点人才政策。”梨树县委组织部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主任李琳说,构建科学的政策体系,能够为梨树县紧缺型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除此之外,梨树县还聚焦柔性引才机制创建,完善人才保障体系,着力加强教育人才、医疗人才、乡村发展优秀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多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强化人才工作保障,人才专项资金达到300万元以上,为人才工作绘好了蓝图、提供了保障。积极落实“英城人才卡”福利待遇,从补助、住房、子女教育、就医、出行等方面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保障,有力增强人才对梨树县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搭建吸引平台

增强人才集聚强大磁场

在梨树,提起人才就不得不提到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

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瑞说:“我们作为全市惟一一家副处级科研单位,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黑土地保护、研究、利用为特色的三农干部培训学院,成立至今累计承办200多批、5万余人次的国家级、省级领导及部门人才培训和调研工作,充分展示了梨树五湖四海聚人才的强盛姿态。”

窥一斑而知全豹。依托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这一人才“孵化池”,围绕加快推进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梨树县大胆创新、积极突破,打造了高端柔性引才“梨树模式”,积极破解黑土地退化技术问题,探索建立黑土地保护途径,创建“梨树黑土地论坛”。精心搭建引智、引才、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充分彰显梨树县对强化人才工作的重视和对做好人才工作的决心。截至目前,论坛已连续举办九届,主会场从梨树走向省会、走进首都,进一步擦亮了创新聚才的“梨树名片”。

梨树县持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14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累计引进落实“863计划”和“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点科研攻关课题10余项、试验研究项目20余项。自2009年起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吉林梨树实验站,创造了以“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目前此模式在吉林省推广面积已达3283万亩,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梨树路径”。

创新活动载体

形成“近悦远来”人才效应

人才平台,就是事业舞台。梨树县坚持靶向引才,成立县人才引进服务中心,扩充“人才编制池”,启动实施“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进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行动”(双百行动),将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百余名硕博人才派驻到合作社,“一对一”实地探究,通过建立科技服务工作站、乡村振兴农民研究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形式提供智力技术帮扶。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梨树县与中国农大、吉林农大在四棵树乡共建“玉米科技小院”,先后有80多名研究生在此扎根,累计培训农民2.5万人次,让科学家成了农民、农民成了科学家。“现在我所接触的农户,化肥使用量少了,除草剂使用量少了,种地成本节约了,玉米平均产量大幅增加。我们会积极与其他农户分享自己的种地经验、护田方法。”四棵树乡科技小院博士生沙野表示,这样的分享特别好,科技小院的技术服务能惠及更多村民了。

为更深入探索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梨树县还精心选派20名驻吉林梨树实验站硕博研究生到村担任“科技村官”,累计解决村民种植、养殖问题30余个,在定点村实验新技术11项,提高玉米产量15%,进一步激活了科技人才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强劲引擎。

返乡就业创业

智慧“头雁”带领“群雁”齐飞

乡村要振兴,必须要有一批有技术、善经营、懂政策、会管理的职业农民担当主力军,通过选拔乡村人才,让他们站出来、用起来、留下来,更好承担起乡村振兴责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亮亮便是返乡就业主力军中的一员。

2021年,邵亮亮领到了一张证书,他被吉林省人社部门评为高级农艺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没想到农民也能评高级职称。”邵亮亮自豪地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优秀人才的驱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带头人做支撑,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邵亮亮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在地方政策支持下返乡创业。他成立合作社后,带领村民种植西蓝花、甜玉米等,充分运用农学专业知识,带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近年来,梨树县把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负责人作为乡村振兴骨干人才来培养,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带头示范和支撑。同时,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双雁”工程,通过培养选拔一批有干劲、会干事的人担任基层党组织“头雁”,强堡垒、聚人心,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吸引在外大学生等“归雁”扎根黑土、返乡创业,不断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人才蔚,事业兴。在推进人才振兴的坚实脚步中,梨树县将继续勇立潮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深耕发展沃土,把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最大增量”,奋力谱写“才聚梨树”的崭新篇章。(本报记者 王天武 通讯员 陈时 李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