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徐来 以“质”致远 | 中国县域经济报

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自概念被提出以来,其已经迅速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

6月11日,记者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小岔河特色产业园内北理同创会东新能源材料制造产业园看到,一台大吊车正在轰鸣着卸载该公司的生产线设备,周围不少技术人员正在忙碌,车间里已经摆放了不少新设备。在公司的产品样品展厅,玄武岩钢筋、玄武岩波形防护栏、玄武岩光伏边框和支架等科技新产品,相当有“质”感。

“点石成金”的玄武岩纤维

请先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在高温熔炉前,人们将一袋袋灰色的石头颗粒投进去,高温加热后,每台熔炉的漏板魔幻般地拉出几百根甚至更多细长的金色丝线。这类能变成长丝的石头,就是玄武岩。 

我国的玄武岩纤维生产起步较晚,但后来居上,是玄武岩纤维产量最高的国家。2012年,我国玄武岩纤维生产突破了800孔拉丝技术。2020年7月1日,世界首条玄武岩纤维2400孔拉丝智能化生产线暨年产6万吨玄武岩原料均质化生产线在四川华蓥市正式投产,大大提高了产量和生产效率,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能耗。目前,我国已把玄武岩纤维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纤维之一。

玄武岩原石 戚原 摄

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原料充足,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小,且产品废弃后可直接在环境中降解,是目前为止唯一无环境污染、不致癌的绿色健康玻璃质纤维产品。人们说的“火山岩变丝”“点石成金”,道出了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工艺特征和它的高阶应用价值。

“我们生产的玄武岩边框,将逐步替代光伏组件传统的铝质边框,重量更轻、质量更好,使用期更久。”北理同创会东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文才告诉记者,相比较市场同类产品,该公司生产的玄武岩产品“含新量”十足。

其中,玄武岩复合材料光伏边框及支架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候性,在各种极端环境中,其力学性能及结构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绝缘性能好、可设计性强等优点;生产的光伏组件保证30年后输出功率不低于原始输出功率的 87.4%,拥有更高的双面率,更优异的温度系数,以及更优异的弱光响应,实现电站每天早发电,晚停机,发电时长延长1小时左右。从经济效益上,该公司产品比市场常规产品全面发电量高3%,BOS成本低1%,度电成本低4%,光伏组件具有更高的功率。

“我们已与通威、隆基、晶科等电池片头部制造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选用TOPcon电池片,采用行业领先的高自动化组件生产线,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生产任务,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稳定性,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唐文才落地有声。

卸载的设备,正是唐文才口中的高自动化组件生产线。

2024年1月,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成都北理同创新材料有限公司在会东县注册成立北理同创(会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3亿元建设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边框、光伏组件生产线和新材料、新技术科创实验中心。

“首期建成160万套光伏边框和900兆瓦/年组件生产线,未来形成260万套光伏边框和1500兆瓦/年组件的生产能力,年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每年为会东县域经济贡献税收5000万元以上。” 北理同创(会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方忠介绍,素有“攀西矿产资源博物馆”之称的会东县玄武岩储量丰富,拉马竹矿区位于县城直线距离18公里,资源量4263.71万吨,所含各项化学成分非常适合制成玄武岩纤维。

“原材料运输便利、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加上出色的营商环境,促成了我们企业的落地。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便具备了投产条件。”蔡方忠满意地说,投产后,公司先期主要围绕玄武岩纤维研发品质更高的复合材料产品,包括具有轻质高强、绝缘、耐腐蚀、抗老化、安装运输方便等特点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智慧路灯,具备高强度抗风压和抗冲击玄武岩纤维复合波形护栏以及玄武岩纤维复合车厢板材等。

目前,该公司已与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部分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中心移植至会东县小岔河园区并将科技成果就地孵化。将引进技术专家、培养专业人才、建立中试平台,继续拓展玄武岩复合材料在其他领域的研发和利用。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里,“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章中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相比较会东县域经济传统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内涵的新质生产力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这种产业状态的形成和发展,将全面提升会东产业链发展的质量,加快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助力县域经济跃升到更高的能级。

浴火重生的“金凤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布局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重要内容之一。瞄准高端化,聚力关键一跃,是众多企业的制胜“法宝”。

6月13日上午11点,记者在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数字控制中心看到,32块大屏幕构成的监控矩阵中,各生产环节的状态一目了然,控制室的对讲机中,不时传来现场巡查员的报告声和生产调度指令。

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数字控制中心 戚原 摄

“进料端抓料抓干净一些。”控制室里,操作人员移动鼠标远程输入指令,设定抓料位置,300米外的精料库里,行车收到指令后,立即自行抓取并送到电子秤配料仓,进入下一步生产环节。

“我以前在配料仓工作过,4台电炉,人上了岗位,基本上下不来,作业时间长,没法休息。现在基本上不需要人在现场,远程就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调度主任何杰告诉记者。

该公司生产环节会用到个“布料小车”,以前都是人力推来推去进行布料,现在“布料小车”装上了“雷达”探测器,能够精准识别产线需要的料层高度,自动进行“高减低加”。

电炉系统操控金川磷化工产线上最核心的部分。何杰说,原来的电炉仪表室,距离电炉距离不到10米远,仪表工看仪表进行操作,都是手动模式。现在在数控中心,完全实现了远程精准操控。

技术人员远程操控生产线  戚原 摄

数智化的改变,来自于蜀道集团四川路桥的接入。

2021年10月,蜀道集团四川路桥以战略投资人身份参与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川公司”,记者注)破产重整,2022年6月重整结束,金川公司成为四川蜀道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 2022年4月,四川路桥实施黄磷厂设备更新项目,对标行业现行要求对原有生产装置进行全面更新升级,投入大量的自动控制和变频节能设备,突出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生产信息化平台的深化运用,建设全厂数字控制中心,将全厂原有、新增的控制信号、视频监控信号、GDS信号等进行集中并引入数字控制中心内,实现远程检测、操控。

据该公司工会主席李飚介绍,以智改数转为契机,公司通过中控室将全厂的控制信号进行集成,实现远程检测、操控;对4台黄磷电炉安装了开堵眼机,将原人工用氧管开堵眼改造为开堵眼机操作,降低了作业场所的安全风险及作业强度;将原料及渣池行车由原来的现场操作改造为中控远程操控,实现了整个生产现场的无人化操作;对炉前出渣系统进行无人化升级改造,从本质上降低安全风险。

同时,公司狠抓环保建设,多管齐下实现废水零排放、烟气达标排放、尾气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对破产重整以来的金川公司最贴切的比喻。

这些变化的动能源,在于金川公司传统生产要素与以数据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的融合与创新配置。这种配置形成智能化驱动,不仅让企业有了“量变”,更有了“质变”——生产力的跃迁。

“无论怎样,要拥抱新技术。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的载体。我们对企业人才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兵介绍,通过人员安置及优化等方式,企业实现了本科学历占比由1.96%提升至13.74%,专科学历占比由9.18%提升至16.03%。截至目前,参与学历提升职工共计124人,分别就读12个磷化工相关专业。通过生产系统升级,智能化减人、机械化换人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推动公司迈上新台阶,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四川省第五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专精特新”企业认证正在推进中,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

向“新”而立的经济赛道

1958年,会东县先后办起铁厂24个,铜厂23个和其他厂矿7个,为近4000人提供就业岗位。到2023年,会东工业形成了水、风、光能源开发,铁矿石、有色金属、砂石资源开采洗选和能源装备制造等多种产业。

会东县域目前有规上企业29户,2023年实现县本级规上工业总产值35.76亿元,同比增长16.1%,位居全州第3、安宁河流域第2。全年实施重点工业及技改项目16个,完成投资40.89亿元,同比增长63.7%(含白鹤滩、乌东德两大水电站)。全年完成智拓矿业、淌塘铜业、三峰环保、兴会矿业、百虹机械5户“升规入统”。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会东认识到,要想在经济发展竞速中夺得先机,必须抢占更多新赛道。在今年的会东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已成为2024年会东县发展路线图的关键词。

会东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正维介绍,县里正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除了北理同创,还引进了远景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亿元在会东县打造一流的零碳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年产主机300台/年以上的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年产能100万千瓦时的远景储能设备制造工厂及共享储能电站。正在引进浙江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陆上风电主流机型塔筒厂区。依托运达科技“风电领跑者”身份,带动风电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入驻会东县,打造以风电主机为主的产业集群。

“这三家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符合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的要求。全部投产后,会东工业总产值在目前的基础上有望再翻一番。”张正维表示,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落地,将建成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为会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会东传统企业来讲,“智改数转”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智改数转”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兴赛道。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正在组织对29户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智改数转”诊断评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一企一策”制定智改数转方案,奋力实现传统产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目前,金川磷化工实现黄磷生产的重点环节、重要工艺机械化和智能化。大梁矿业、淌塘铜业通过技改投资,洗选系统已实现初步智能化。引进梓翔矿业通过低品位磁铁矿石洗选工艺,减少了原矿石浪费,同时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个个制造业企业通过生产换线、人机协同等方式从传统生产模式中“破茧而出”,从而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进而构筑竞争的新优势,加快实现“蝶变腾飞”,也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