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免签掀起“中国式”旅游新热潮 | 中国县域经济报

最近,“city不city”网络热梗席卷全网,China Travel(中国旅行)相关话题持续升高,“海外中国热”的背后,是中国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的最佳体现,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繁荣的生动写照。

新现象:入境免签带火中国行

7月6日上午11点半,从南宁飞往万象的航班开始出境边防检查,记者注意到,旅客中有三分之二是老挝籍,除了放假回国的留学生,也有不少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

当天,南宁口岸共有出入境航班16架次,上座率几乎均在80%以上。刚刚过去的5、6月份,南宁口岸入境外籍旅客人数同比增长400%。作为面向东盟的航空枢纽,来自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旅客占外籍旅客总数的65%。

对于“海外中国热”,新加坡籍旅客舒宁认为免签是重要原因。舒宁祖籍广西平南,有一个大家族,族群一百多人,一半人在广西,一半人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次她打算用完30天的“免签额度”,除了要回平南“把根摸摸清楚”,还打算去大连、内蒙古感受北方风情。

“新加坡的华人华裔很多,在2月9日中国与新加坡互免签证正式生效之前,我听说办理中国签证要去大使馆排很长时间的队,几乎靠‘抢’。所以一直也没有回去,现在带上护照就可以坐飞机,节约了很多时间,也更方便。”舒宁对免签30天政策赞不绝口。

入境免签也带动了跨境旅游业的发展,7月6日,马来西亚导游刘歆慈带团结束,准备回国。她说,政策推出以前,从报名参团到出发,办理签证的时间保守估计要一个月。免签后,旅行社也乘势加强“中国游”的地面推广和网络投放力度,客户都很感兴趣。

面对不断增长的外籍旅客流量,南宁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提前研判分析,科学配置警力,采取动态调整查验通道、加强现场分流引导、靠前提供咨询服务等多项措施,确保旅客通关高效有序、口岸安全稳定。

新角度:中国令人“流连忘返”

“第几次来中国?”对于检查员凌凯波的这个问题,回答“不止一次”的外籍旅客越来越多。

“中国每个城市和每个城市都不一样,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惊喜。”黄福顺经常往来新加坡和中国从事海产生意,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和中国人几乎没有交流隔阂,体验感很好。比如在马来西亚我们也流行打王者荣耀。”马来西亚旅客陈杰去过成都和长沙,喜欢中国的摩登时尚。

“中国的庙很大很壮观,我想再去感受氛围。”老挝姑娘文雅兰说。

不同的国籍、不同的年龄,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相逢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老方院长Khamhoung CHANTHAVONG(李建民)1998年来中国读书,从2010年第一次来南宁访问交流和筹建孔子学院开始,就经常往返万象和南宁,他也亲历了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口岸通关环境的优化升级、提质增效。他提到了一个小细节:大概十年前,通关的自动提示会匹配旅客所持护照国语言,科技感很强。

他认为“海外中国热”是“民间”和“官方”共同努力的成果。一方面是短视频在全球的流行,国外游客频频发声,让世界看到了更加真实生动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一直在各个渠道加强对外传播和交流。以老挝孔子学院为例,作为中国政府在海外援建的最大一所孔子学院,累计培训本土汉语学员共28届近5万人,并在全球率先开设中文师范专业本科,2021年中老铁路的开通更是推动了老挝学习汉语的热潮。

为了更了解中国文化和为自己更好的未来,在老挝:“学汉语的人多了,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也更多了。”

新趋势:外国人的“中国式旅游”

马来西亚籍旅客陈玉珍女士是享受互免政策的首批旅客,几个月后,她又带着6名朋友“二度游桂”。

“在中国,有一部手机就够了。”陈玉珍提前下载了支付软件、交通软件和聊天软件,显然有备而来。

广西自然风景得天独厚,从去年9月份起,南宁口岸逐步迎来了外籍旅客入境热潮,现在热度不减,但也有两个新变化:一个是年轻旅客增多,另一个是传统旅游团少了。据南宁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教导员盘艳莙介绍,2023年,南宁口岸最多一天有6个外籍旅游团出入境,成员也大多为老年人,他们选择跟团而不是自由行的原因是“Security(安全)、Convenient(便捷)”。

在免签政策、境外支付便利化及住宿优化等政策红利共同影响下,3月份以来,自由行的外籍旅客占比逐步提升。

泰国女孩侬蓝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姐姐曾经带她去过上海和苏州,吃了苏式面条,买了中国传统国货美妆,她还展示了她在朱家角拍的旗袍照。在社交软件上刷到了“南宁之夜”的视频后,她和朋友开启了第二次中国旅行。

“上一次来,我觉得中国很安全,中国人也很友好。”和很多年轻中国人一样,侬蓝在网络上研究攻略,综合对比,她选择租车租导游的订制旅行。

从接待方广西康辉国旅了解到,今年崇左和靖西方向的个性化订制小团火爆,通过携程、飞猪、抖音和小红书平台,他们也接待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以及泰国的旅客,“中国式”旅游越来越受欢迎。(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朱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