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阵阵,羌笛悠悠。一直以来,骆驼都被誉为“沙漠之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今,丝绸之路上的悠悠驼铃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响,而骆驼“驼”起的也不再是货物,而是丝绸之路上的绿色富民产业。
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的柯坪县,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驿站,被誉为“骆驼之乡”“白驼之乡”。
近年来,柯坪县立足资源优势,全力推动骆驼产业发展。目前,柯坪县骆驼产业已形成集群发展,打造成集骆驼养殖、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骆驼存栏达4.1万峰,居全国第四、新疆首位。
人均一峰驼
“驼”起致富梦
柯坪县骆驼养殖历史悠久,但真正靠骆驼致富还是近几年的事。在这之前从事骆驼养殖的农牧民多为零星散养,主要是销售驼绒、骆驼幼崽和驼肉,收入来源少、增收困难,因而积极性不高。
2019年,柯坪县把骆驼产业列入重点产业,立足丰富的骆驼资源优势,建成骆驼集中养殖基地,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激励村民发展骆驼养殖。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以驼奶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企业陆续落户柯坪县。其中,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疆新驼乳业有限公司自2021年落户后,不仅把驼奶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带动柯坪县300余户养殖户、1500余人增收致富。
新疆新驼乳业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苏建业说,驼奶产业要想发展,必须走规模化、科学化养殖这条路。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公司与骆驼养殖户签订了为期6年的协议,确保长期按照每公斤30元的固定价格收购驼奶,以消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今年64岁的阿恰勒镇盖孜力克村村民热合曼·依不拉伊木算了一笔账:“我家有170峰骆驼,产奶的骆驼有50峰,骆驼每天产奶80公斤,每公斤30元,加上政府补贴,去年我光靠驼奶就收入了60万元。”
那衣甫·白克热也是盖孜力克村村民,是家里的第五代养驼人。他介绍:“我以前在山里散养骆驼,偶尔卖点驼奶和驼肉,赚不了多少钱。如今我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规模化养殖,骆驼养殖已达到300峰,每峰产奶骆驼一年带来1.5万元收入,我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柯坪县针对骆驼产业制定了九大扶持政策,从基础设施建设、种畜引进、养殖育肥,到科研投入、人才队伍、宣传推介等不一而足,其中更是涉及建圈奖励、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惠民政策,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正从传统牛羊养殖切换到骆驼养殖的赛道。
柯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林介绍,根据规划,预计今年年底柯坪县骆驼数量将达到5万峰,2025年,将努力实现全县人民“人均一峰驼”的目标,使全县近一半人口在骆驼产业链条中受益。
产业深开掘
做优驼经济
除了驼奶、驼肉外,柯坪县还不断加强驼产业深度开掘,做优驼经济,向精深加工迈进。
柯坪县大力实施“引驼入柯”工程,先后引进的3家驼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年处理鲜奶6000余吨。鲜奶经高温灭菌后,一部分直接销售,一部分加工成驼乳粉、饮料、奶片等十余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走进新疆驼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液态驼奶、益生菌驼乳片、驼初乳奶粉等各种驼乳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包装环节。公司董事长彭薇介绍,目前公司还在不断开发骆驼全产业链新型产品,促进骆驼延伸产品的多样化。
为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疆新驼乳业有限公司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共同成立骆驼产业研究院,开展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目前双方通过对驼奶降血糖活性多肽的开发,在“驼奶中特有成分免疫球蛋白检测”方面实现新突破。
新疆新驼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林说:“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投入骆驼血的研发,通过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向生物科技和产品研发、特色旅游等领域延伸。”
在延伸骆驼产业链上,新疆优驼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也有相同的做法。“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引进专业人才,与新疆农业科学院、石河子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共同开发、研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公司副总经理刘桂铭说。
柯坪县委书记孔伟雄介绍,柯坪县联合高校院所攻关柯坪白驼种源保护等项目,实施了“引驼入柯”工程,龙头企业研发生产了驼奶钙片、驼仔璜一号、驼奶粉等20余种特色产品,2023年实现精深加工产品综合收益7亿元。下一步,柯坪县将依托新疆骆驼交易市场,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推动骆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挖驼文化
擦亮“驼城”牌
推动骆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只是柯坪县做优做深驼产业的一个侧影。为推进骆驼产业发展,柯坪县编制《柯坪县骆驼产业发展规划》《2024年柯坪县骆驼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多次提及“高端”“特色”等词语。
按照“高端”“特色”的发展定位,柯坪县专门为驼产业规划了“一园、三区、四基地”,即骆驼科教康养产业园,万峰驼养殖区、驼产品加工业聚集区、文旅体验区,以及白驼种质资源保护基地、骆驼产品研发转化基地、骆驼繁育实验实践基地、优质奶源供应基地,努力建设全国高端优质驼乳产品供应基地、新疆骆驼产业发展先导示范区、南疆骆驼康养文化体验基地。
不久前,随着柯坪县万峰骆驼养殖基地第三期扩建项目的全面开工,柯坪县的骆驼产业更趋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
柯坪县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塔里甫·吐尔逊介绍,万峰驼养殖基地规划面积为3600亩,计划总投资3.2亿元,目前基地一期、二期有骆驼5500峰,公司还通过专门的大数据平台,监测骆驼的健康情况、产奶情况。
骆驼产业的发展,也为柯坪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每年10月,“畅游康养驼城 恋上秘境柯坪”骆驼文化旅游节连续在红沙漠景区举行。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此品尝特色美食,观摩骆驼选美比赛,参观齐兰古城等景点。今年9月,柯坪县将举办国际骆驼大会,将驼产业和驼旅游无缝对接。
柯坪县深入推进“旅游+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仅2023年,就举办了美驼评选、烤全驼等活动20余场次,旅游收入1.31亿元,“丝路驼城 秘境柯坪”的旅游品牌愈发响亮。
“我们将坚持畜牧产业联动、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推动特色产业与文旅、康养、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康养驼城·秘境柯坪’新名片。”吴林表示。
接下来,柯坪县将推进养殖观光基地提档升级,推动3A级景区升级为4A级景区,依托“康养驼城·秘境柯坪”文化品牌,深挖驼文化,与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以骆驼为主题的文化民俗一条街,让柯坪骆驼真正从“沙漠之舟”变身为“富民之舟”“产业之舟”。(本报记者 查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