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架桥梁,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7月26日,蓉易见·新津区政商恳谈会(第七期)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智能创享中心举行。银行机构、企业代表,面对面提诉求,心贴心解难题。
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建平出席活动并讲话。成都银行新津支行、成都农商银行新津支行、农行新津支行、工行新津支行、中行新津支行、农发行新津支行等16家银行机构代表,四川三维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成都有限公司、中粮生化(成都)有限公司、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众信通用电力有限公司等近20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贺恩洪主持会议。
近年来,新津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持续深化“工业强区”攻坚,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保障能力。
常态化开展产融对接。2023年,新津举办各类产融对接活动60余场,累计服务企业千余户,授信金额达64.1亿元。
今年来,持续深化政银企互动,最大限度释放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动能,围绕智能制造、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打出了助力政企“双向奔赴”的系列组合拳,开展产融对接活动22场次,达成了近30亿元的融资意向,已落地3亿元。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2023年,新津积极推进“惠蓉贷”普惠信贷工程,截至当年年底,累计向全区1009户中小企业发放2500余笔贷款,放款规模达17亿元。今年以来,新津持续引导银行提高信用贷支持力度,新增“惠蓉贷”信贷规模达4.7亿元,同时推动“蓉易贷”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新津珠江村镇银行作为区县法人银行代表,首批入围成都市平台,率先上线展示了渔业贷、种养殖贷、安居贷、连连贷、全额贷等5个特色金融产品。
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2023年,新津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培育,开展《成都市新津区加快企业上市若干支持政策》11条政策申报兑现,以上市企业培育为核心,给予企业上市超过千万级支持。此外,成功入选了“资本市场学院西部基地”办学点,举办证监会与资本市场学院乡村振兴第6期专题培训。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制定《成都市新津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3.0版,对获得区内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中小微企业给予贴息补助,2023年兑现贷款贴息奖补资金1441万元,撬动中小微企业融资超13亿元,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超30%。近期,将兑现2024年上半年贷款贴息奖补资金1000万元,惠及50余户中小微民营企业。
强化融资担保支持。新津立足勇当创新改革先锋,依托“新津城市数据中台”,探索推进银政企数据互联互通、融合共享,减少信贷审批流程,提升金融助企效率,进一步优化政府“信用背书”机制,全面试行“白名单”制度,努力提升经营主体融资便利度,增强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带来的获得感。
此外,加强国有担保公司融资支持力度,鼓励新津中小担、新诚担保公司为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增信,与金融机构分担风险,不断改善小微企业的信用水平和融资能力;支持担保公司简化担保流程,提高担保效率,缩短企业等待时间,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会上,银行机构代表,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色金融服务和产品等方面作交流发言。与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融资诉求现场提问和咨询,银行机构点对点作了回应和解答。
胡建平强调,今年以来,区委坚定把“工业强区”作为一号工程,全区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蓄力的良好态势,为银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真诚希望各金融机构深度对接企业需求,进一步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兴领域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首贷、续贷、信用贷等金融产品,推动金融供给更加充裕、更加精准。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力支持银行机构、各类型企业在津发展,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地方发展与金融发展、企业发展共生共荣、良性互动、同频共振。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工商联等部门要针对今天政商恳谈会银行机构提出的意见建议、参会企业融资需求等问题,专班专题研究推进,一周内跟踪银企互访明确答复,一个月内拿出区级资源、政策系统支持方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记者 戚原 通讯员 钟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