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果”铺就群众“致富路”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广西靖西市化峒镇三友村火龙果迎来成熟期,红彤彤的火龙果挂满枝头。烈日下,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运输、修剪、封箱、装车……工人采取流水线的方式分工合作,只为尽快完成当日的采购订单。

红彤彤的火龙果基地一景 (黄馨醇 摄)

  “从2019开始,化峒镇引进靖西市佳年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三友村火龙果基地,成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的重要渠道,每年为村民增加经济收入约超100万元,提供4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整个村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经济收入来源。现在三友村种植火龙果面积超300亩。”三友村党支部书记黄文革介绍道。

近年来,化峒镇紧盯区域特色,依托气候、土壤等资源优势,以及近几年的栽培经验,培育出了甜度高、品相好、营养价值高的火龙果,并把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平台,运用市场化手段、产业化模式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将小小的火龙果变成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力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为载体,采取土地流转、联农带动等发展壮大火龙果产业。目前化峒镇火龙果种植面积达480亩,预计产量达220万公斤,产值近2500万元,火龙果正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我在火龙果基地管护、采摘等,每个月务工18天左右,一天工钱150元,平均月工资可达2500元左右。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有活干,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正在摘果的村民李彩旗开心地说。

果农在搬运火龙果场景 (蒙国明 摄)

化峒镇火龙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当地村民创造就业岗位超80个,其中脱贫人口25人,有效促进村民就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下一步,化峒镇将深入挖掘灯光火龙果的农业及旅游价值,开发采摘、观赏、研学等旅游项目,延伸火龙果产业链,依托三友村“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结合丰收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以“农业+文旅”为一体的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型农旅产业,持续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黄馨醇 梁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