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四川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广元片区培训会在青川县拉开帷幕,此次培训为期4天,汇聚了广元、南充、巴中、广安、达州等市、县自然资源、林业部门相关领导及业务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室内授课、外业培训、技术答疑及考核等多个环节,邀请国家林草局西南调查规划院、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的专家,围绕普查工作政策、森林资源管理重点工作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地类对接与国土调查云操作要点、普查工作成果要求和质量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青川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416万亩,活立木蓄积20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01%,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年来,青川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创新实施“林药种植为主,林下养殖为辅”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持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先后建成省级林业园区1个、市级林业园区3个、县级林业园区7个。
自今年5月被确定为全省4个林草湿荒普查工作试点县以来,青川县按照省市关于林草湿荒普查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采取“专班专人负责、集中脱产办公、协同配合推进、试点乡镇先行”的方式积极推进普查试点工作,现已完成4.5万个不一致图斑的内业认定和外业举证工作全部作业。
“我们将以本次培训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抓好图斑区划、属性赋值、管理属性标注等各项试点工作,不断总结试点经验成果,为全省林草湿荒普查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川经验。”青川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戚原 通讯员 曹琳 沈清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