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夜校让我们在工作之余充实自己,多掌握几项技能。”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团委日前举办的青年夜校朗诵主持课期间,学员郭楠楠说。
为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开鲁县团委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联系凝聚青年的职责职能,探索打造具有开鲁地域特色、青年喜闻乐见、社会广泛参与的共青团服务青年新品牌,创新举办“开鲁青年夜校”,搭建优质平台为青年“充电续航”。青年夜校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3期、18节课,吸引126名青年参与其中。
青年有所需,团委有所应。按照“高标准办夜校、高质量服务青年”的工作思路,开鲁县团委探索“青年点单、团委接单”工作模式,通过团属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广大青年发布调研问卷,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多渠道收集青年群体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建议70余条,努力让夜校课程更贴心、更用心、更走心。
开鲁县团委书记王晨介绍,根据前期意见建议收集情况,青年夜校按报名人数、顺序开课,采取线上预约、课前统计、课时跟进、课后反馈的方式提供教学服务。已累计推出书法、瑜伽、健身操、朗诵主持、公考学习5类课程服务,同时根据青年业余时间,灵活设置课程频次和时长,以每月4节、每节60分钟为组合,让青年便于参加、乐于参加。
青年乐于学,课程谁来教?开鲁县团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将行业精英、资深教师、青年人才聚合在一起,让他们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担任夜校教师,确保青年夜校办学公益性、课程有品质。并通过学生反馈测评,向青年喜欢、教学有方的教师发放长期聘书,让“短期学习”变成“长期合作”,在“双向奔赴”中推动青年夜校常态化、长效化发挥作用。
“青年夜校是一个给大家提供学习和充电的地方,大家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得到更好的提升和成长。”长期受聘青年夜校的书法老师张立平表示,他将常态化开展青年夜校书法公益教学课程,为丰富青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
“将继续完善青年夜校建设机制,以青年所需所盼为起点,整合相关资源,让青年的个人成长与城市的发展更深、更广、更有力地同频共振。”开鲁县团委书记王晨表示。(记者 宫立灵 通讯员 胡建华 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