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七十载,和美循化谱新篇。8月12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立70年周年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海东会议中心举行。循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循化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和撒拉族的发祥地,也是国务院重点扶持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之一,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总人口16.16万人。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县上下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集中攻坚,锐意进取,城乡面貌和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贫困走向小康、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历史性跨越。
循化县委书记曹良泰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大力改善基础条件,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厚植绿色发展根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等六个方面阐释了循化县成立70年来,各族干部群众求真务实、拼搏实干,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
记者了解到,循化县1954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40万元,人均GDP只有56元。经过70年的奋斗,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1亿元,人均GDP达到30832元,分别是1954年的1704倍和550.6倍。
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循化县委、县政府争取实施了一大批管全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循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圆了几代循化人的“高速梦”,南北过境公路、十里经济带等城乡道路先后建成通车,全县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
同时,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累计投入资金15.9亿元,实施大规模、有组织的扶贫开发,8142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6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成为全国首个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内源式脱贫攻坚的循化模式被编入中宣部国扶办脱贫案例。2023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31元,是198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统计以来的92.7倍。
此外,循化县先后打造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省级4个,颁布实施了青海省首部县级法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修订实施《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时代发展和循化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2019年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记者 申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