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百香果采收期,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化峒镇群策村,放眼望去,广袤果园里绿意勃发,一阵阵果香扑鼻而来,满园百香果挂满枝头,藤叶繁茂,一派丰收景象。
群策村种植百香果400余亩,主要品种为钦蜜1号,亩产4000斤左右,斤价6元每斤 ,很受市场欢迎。百香果产业的发展,不仅盘活了村里的土地资源,也让群众不需要到外面务工,在“家门口”就拥有了稳定就业的机会,是乡村发展支柱产业的有效途径。
“采摘果的时候,果园每天大约有十多人过来务工,每天收入150元,增加了群众经济的收入,又可以一边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我们日子过得越来幸福了。”在果园里务工的村民农丽青笑着说道。
“今年的百香果又大又长,果型优美,果皮光滑且富有光泽,果肉饱满多汁,香气扑鼻,酸甜比例恰到好处,口感细腻醇厚,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品质上,都堪称上乘,单产明显比去年高,估算收益很不错。”群策村果农黄苏霞兴高采烈地说。
8月2日,靖西市第一届百香果“果王”擂台赛在老乡家园举行,共设有一等奖到五等奖各1名,化峒镇的百香果在全市参选的44个参赛单位中,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化峒镇坚持“一村一品”发展策略,把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做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抓手。化峒镇农业部门在栽植、田间管理等方面对种植大户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指导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并积极在水果品种繁育、套种、机械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上多措并举,持续产出优质果品,促农增收。
百香果种植是化峒镇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化峒镇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蔬菜、水果桑蚕“三个一万亩”农业发展大格局,在确保“非粮化”工作的同时,全镇百香果、火龙果和柑橘实现每年1万亩的种植,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下一步,化峒镇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农业高产、优质、农民增收、科学种植、提升种植技术,全程跟踪指导、高效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以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共同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黄馨醇 梁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