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玉南村经济合作社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园,眼前一片白色,数不清的大白鹅在饲养员一声吆喝下,围拢过来,“簇拥”在一起,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鹅是在6月份引进的,属于三花鹅品种,现在看着长得不肥,但都很健壮,是用天然的草和玉米喂养的。鹅肉味道鲜美,肉质细腻,深受市民的喜爱。”驻村第一书记李雪健介绍,合作社旁是两个鱼池基地,周围的鲜草大约有一米多高,可以用来饲养鸡鹅等畜禽。
水池是鹅群生存、生长和健康发展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鹅肉的质量和口感。与此同时,玉南村生态鱼也在紧张开捕,养殖基地内肥美的鱼儿在网中打着滚、撒着欢,不断跳跃出水面。捕捞人员来到基地进行围网、分鱼、装箱……将一条条体肥个大的草鱼、白鲢装到桶里,由升降梯“送进”水产运输车箱,一派“鱼跃人欢”的热闹景象。
“这些鹅的生长期是4个月,正常情况下一只至少能售卖109元,我们积极拓宽销路,除了养殖场零售外,还在小坝早市设置定点售卖点,方便市民群众购买。村两委也是积极奔走各大厂家,与公司、私人鱼贩签订购销合同,拓宽了合作社养殖销售体系。”每当算起“生态养鹅、鱼蟹共生”后的“经济账”,村党支部书记姜雪都乐得合不拢嘴,对于今后的养殖之路信心十足。
近年来,瞿靖镇坚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规划种植了玉米、瓜菜、羊肚菌等各具特色经济作物6万亩,并大力发展鹅养殖、鱼蟹共生等特色养殖业。瞿靖镇共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46家、家庭农场56家,聚焦农机合作化,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子,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记者 吴舒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