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四川省苍溪县元坝镇井红村的良桑种植地,井红村党组织书记杨光斌高兴地告诉大家,“今年种植的良桑长势喜人,千亩桑田,绿油油连接成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为我们今年蚕的喂养提供扎实养料基础。”谁能想到,这样的一片绿意盎然曾经却是杂草丛生、无人踏足的荒园。
2020年,井红村1200亩田地因果树种植不利而成为“撂荒园”,大量的田地荒芜,无人耕种长满杂草,“看到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荒废,心里非常难受,但是村里大多都是老年人,想要继续耕作也无能为力”,井红村村民面对成片荒田多有感慨。
为盘活闲置园区,元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党建引领,激发村支部建设特色产业园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招引专业合作方投资成立井红村蚕桑专合社,提供优质蚕种、桑树苗木和先进喂养技术指导,打通销售渠道,建立示范基地。村“两委”党员干部、种养大户等组成“宅管家”队伍,帮助农户托管闲置土地、房屋、设施设备等资源,将撂荒地、废弃厂房“两闲资源”折合资产入股,整合项目资金、社会投资、村民筹资“三项资金”,将“撂荒果园”打造成“致富桑园”,同时整合集体闲置厂房3000平方米改建成桑蚕养殖场,辐射带动井红、玉红及周边村连片发展良桑种植1200余亩,真正实现撂荒果园的“蝶变”。
“我们成立井红村蚕桑专合社、建设桑蚕养殖场、发展良桑种植,不是为了利一户、富一家,我们的初心并且一直坚持的,是联合集体、合作社和农户,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盘活撂荒土地,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井红村党组织书记杨光斌介绍。
为筹集建设资金,井红村创新思路方法,提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蚕桑专合社”公司化运作模式的“妙方法”,整合3000平方米集体闲置厂房折价50万元作为集体经济入股资金,蚕桑专合社投资200万元入股,整合农户土地546亩集中流转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作为入股资金,蚕桑专合社统一承包发展良桑种植,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管理,更大程度保障种植养殖质量和效益。
“村上建蚕桑养殖场,种桑树和养蚕,需要大量工人,像我这样需要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不便外出务工的就可以就近就业,要是入股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年底还有分红,很便利就能将钱挣了。”在蚕桑养殖场工作的李华珍说。
井红村发展蚕桑养殖,常年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吸引王坤文、杨万付、李玉银等196户,共计546亩土地流转入股。自2022年开始实现收益,有收入则集体、专合社和农户都能得到分红,村民每年保底分红10%,实现“三方合作,共建共赢”。
“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井红村桑园里,桑树生机勃勃,枝叶蔓蔓日茂,蚕桑养殖如火如荼地进行,党建引领发展的“新丝路”,正通向乡村振兴的“共富园”!(记者 戚原 通讯员 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