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成功上榜四川省开展产融合作创新工作名单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四川省开展产融合作创新工作10个地区名单出炉,泸州市江阳区成功上榜。近年来,为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等工作安排,促进产融深度融合,江阳区高度重视产融合作工作,成立了产融合作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率先出台各种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科学规范推进产融合作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产业发展基础坚实

8月30日,位于江南科技产业园的四川圣融达容阻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今年1至7月,公司实现产值1.3亿元,产品供不应求,产销比例达到100%。”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汉武告诉记者。江南科技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470余家企业正在有序生产。

近年来,江阳区持续扩大财政投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实力,整体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叫得响的大企业、大集团。截至2023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0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4.82亿元。

产业发展,让江阳区的基础越来越坚实。

江阳区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努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都市现代农业“三个高地”建设初显成效。 2023年,全区服务业总产值达132.24亿元,先进制造业总产值达634.82亿元,现代农业总产值达47.99亿元。

“我区抢抓新型工业化发展机遇,加快构建符合江阳区产业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集群产业优势突出。”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酒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江阳区酒类包装产业集群”和“泸州国家高新区传动装置制造集群”入选“2023年度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金融资源配置完善

近日,位于泸州市金融中心金融二街的酒城“融创港”——泸州市金融人才之家内,江阳区金融服务提质工作指挥部专班工作人员,正在同入驻的多家金融机构代表洽谈事宜。

金融资源既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缓释地方债务风险的有效工具。近年来,江阳区通过得力措施,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健全,金融服务渠道全面畅通,金融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等多种金融业态并存,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机构协调发展、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金融机构体系。

目前,金融人才之家入驻金融机构74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

金融服务渠道全面畅通。江阳区建立了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民生工程、个私经济融资需求信息库,引导458家重点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行业主管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开展上门服务,“一对一”制定融资方案。召开政银企座谈会,解读金融政策,推出知识产权融资、“政采贷”、创业担保贷、“人才贷”等融资产品,形成“政银企”需求匹配机制。开展普惠金融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园区等“五类”信用主体评定。截至2023年底,全区12个街镇、119个信用村总计授信金额13.68亿元。

为集聚金融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江阳区打造了泸州金融中心,依托金融中心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集聚效应凸显、金融生态不断优化,在2023年四川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中,江阳区荣获GDP200亿元以上的县(市、区)组别第一名。

产融合作体系完备

“新的两条生产线运转顺利,多亏了金融支持!”泸州合达源科技公司是一家电子信息企业,也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从2019年投产以来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去年8月,合达源打算贷款扩大生产,江南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动牵线搭桥,建设银行江阳支行及时送上了900万元的“上新贷”服务,帮助合达源实现了扩产计划。

为了加大产融合作,江阳区建立了“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政府、金融、企业三方资源,“一站式”解决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平台建成至今,各企业通过平台发布需求45个,拟融资金额5.24亿元。各金融机构帮助解决需求23个,成功对接金额1.95亿元。江阳区率先在全省开展“千人访万企·暖心解难题”大走访活动,出台25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兑现各类财政奖补资金3.2亿元,去年全年净增市场主体11322家,通过线上融资平台帮助市场主体融资到位185.45亿元。

江阳区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建设了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和四川农信黄舣数据中心,逐步完善区域金融大数据体系架构。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已建成机柜1034个,四川农信黄舣数据中心为四川农信7000多万客户、2万多亿金融资产提供数据存储、账务处理功能以及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保障。

去年6月,江阳区高质量举办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金融生态协作暨酒城金融产业合作与人才发展大会,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对接”的形式,展示各类金融产品及创新成果200多项,促成项目融资超310亿元。

自2022年以来,江阳区“应急转贷”累计办理应急转贷企业1000余笔、金额突破100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3亿元。全区银行存贷款余额突破3300亿元。

崭新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奋斗号角已经吹响。下一步,江阳区将坚持创新引领,进一步探索出更多产融合作发展新模式,形成更多产融合作创新实践成果,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幸福江阳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戚原 通讯员 袁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