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时下,万寿菊正处于采摘期。在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团庄村万寿菊种植点,一片片黄澄澄的万寿菊在田间地头尽情绽放,层层叠叠的花骨朵与绿叶交相辉映,装扮着田野。

“现在正是采花期,每人每天能采摘300多斤,能挣200元左右,每亩估计收入在2800元以上。”团庄村党支部书记吕志强说,万寿菊采花期长,每10天左右可采一茬,一直持续到10月。每次采摘完,有专门的人员车辆在田间地头等着收取,不用愁销路的问题。

今年,平襄镇采取“党组织+公司+党员+农户”的产业模式,种植万寿菊近1000亩,并与种植农户全部签订了万寿菊收购协议,真正让万寿菊助农增收的新兴产业。

层层叠叠的万寿菊 (施惠阳 摄)

在平襄镇四联村千亩黄芪种植示范点上,通渭县同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种植的500亩黄芪长势喜人,一株株黄芪茎叶匍匐生长,覆盖着地面。今年,为了使黄芪更好生长,合作社将500亩地都覆了地膜,所种黄芪比没有覆膜的看起来更绿,长势更好。

“覆膜以后就比较保墒保温,今年雨水多,农药也打得及时,黄芪长势比较好。我预计亩产在1200斤左右,在咱们这个地方,这样的产量很不错了。”合作社负责人姚建平说,今年是他第三年种黄芪,前期覆膜成本高,但黄芪产量也高,今年准备“挖”一把。

镇干部和合作社负责人查看黄芪长势 (李娟 摄)

近年来,通渭县平襄镇依托资源优势,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川河经济为抓手,大力发展以黄芪、金银花、万寿菊、高原夏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群众增收。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双孢菇产业是平襄镇引进培育的又一新兴产业。近日,平襄镇旧店子村的双孢菇成熟了,工人们忙着采收。

菌床上的双孢菇 (陈佰万 摄)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采蘑菇,蘑菇根据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有的蘑菇做成罐头,出售国外,有的晒成干货,有的进入市场销售。”村民朱冬梅自双孢菇生产栽培基地建成后,就在这里上班。

基地占地面积20亩,共建成工厂化菇房十六间,由通渭县怡泉新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可吸纳周边农户就近务工,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