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让乡村小店“红”起来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待补镇鹧鸡村近年来通过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以文旅融合推动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过去,鹧鸡村是另一番景象。“我们村没有搞乡村旅游之前,不通路、不通电、没有自来水,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少,村里都是泥土路,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鹧鸡村村民高正毅说。

秀美的鹧鸡河畔(代玉春 摄)

2020年,鹧鸡村被列为乡村振兴全国文明示范村。围绕打造文旅融合健康生活目的地,通过党建引领,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发展乡村旅游。鹧鸡村小店店主代龙琼说:“自从搞了乡村旅游,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景点增加了不少,游客也越来越多,每逢节假日店里的生意就很好,小吃、特产销量大增,一年下来能有12万元左右收入。”

乘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东风,不少村民开始办起了农家乐,徐玉芬就是其中之一。她介绍:“过去我们这里家家以种田为生,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后,2021年,我投资修建新房,先后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在烟草部门帮助下重新打造了店面,客户经理指导整理柜台、盘点库存分析销售和盈利情况,现在我年收入达20多万元。”

鹧鸡村里消暑度假的游客(代玉春 摄)

这些年,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危房改造、自来水入户、乡村公路修缮、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惠民工程使鹧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活动广场、卫生院,安装了漂亮、节能的路灯,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房,开上了小汽车,用上了自来水。每到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便热闹起来,乡亲们吃完晚饭后都纷纷汇集到文化广场下棋、健身、聊天、唱歌,尽情享受悠闲惬意的生活。

“鹧鸡村利用主产多肉植物的优势,打造多肉主题餐厅1个,建设多肉主题广场800余平方米,在610米景观河步道上和农房墙角边屋檐下用树桩、坛坛罐罐、花盆等栽下五颜六色的多肉植物10000余盆,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鹧鸡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兴奎说。

鹧鸡村多肉主题广场(代玉春 摄)

“多肉主题餐厅”和“多肉直播间”等多肉系列成为前来旅游打卡的必经之地。“我在抖音上看到这里非常美,所以带着老人和小孩来玩,现在看果然不虚此行。”前来游玩的游客肖忠祥说。

鹧鸡村坚持“多元化”发展产业,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利益化和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充分调动村民群众自主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全村现已发展草莓、多肉、美人椒、刺脑包等特色农业1600余亩,发展肉牛肉羊养殖2600余头(只)、蜜蜂养殖1500余窝,解决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500余人,每年可实现就地务工收入1100余万元。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持续推动群众口袋鼓起来、日子好起来。(记者 郑义 通讯员 饶万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