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促进蒙自经济特色化发展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9月6日,记者从蒙自市“打好特色产业牌推动发展谱新篇”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加速产业融合发展、深挖文化底蕴特色、打造环南湖经济圈,在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上走出了一条具有蒙自特色的新路子。

发布会现场 (郑义 摄)

发布会上,蒙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蕴秋介绍,蒙自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是“国家门户·滇南中心”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这里历史悠久,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云南第一个海关、云南第一个外国银行等诸多“第一”在蒙自诞生,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查尼皮村召开。革命文化、军屯文化交相辉映,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在蒙自相融共生。

蒙自是一座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同时也是中国西南连接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枢纽,正在努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撑点。

郭蕴秋说,近年来,蒙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市特色产业焕发出强大活力。

在高原特色农业方面,蒙自市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水果产业“立圈”。加速产业聚集,助推“榴”香满城。蒙自石榴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量34.06万吨,总产值超1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36.8亿元。“蒙自石榴”连续4年入选“云南省10大名品”品牌目录;推动联农带农,成就“莓”好产业。率先推出蒙自蓝莓“622”联农带农模式,收益农户6成、村集体企业2成、龙头企业2成的蒙自蓝莓“622”联农带农模式,蓝莓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发展“622”家庭农场80个,户均增收20余万元。

在过桥米线产业方面,蒙自市深挖文化底蕴特色,实现米线产业“破圈”。政策规划先行,推动米线产业提质;强化集群效应,延伸米线全产业链;强化传承创新,做强做精品牌效应。蒙自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先后荣膺“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中国过桥米线之乡”等称号,获得“蒙自过桥米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蒙自市着力打造环南湖经济圈,实现文旅产业“出圈”。点亮“星光”,丰富环湖商业消费业态;延续“文脉”,提升环湖文化品牌赋能;绘就“蓝图”,建设环湖文商旅经济消费聚集区。蒙自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将在国庆节开街运营,将推出“西南联大文化节”系列活动,广大游客可到蒙自走一段联大路、上一堂联大课、看一场联大剧、喝一杯南美咖啡、吃一碗蒙自过桥米线、住一晚联大宿舍,共同见证南湖片区及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焕“芯”出发。(记者 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