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福建全省共有5个产业集群入选。其中,漳州市长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榜上有名,系长泰区首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入选成功证明了长泰区以宏发电声、立达信、松霖智能等龙头企业为代表,100多家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特色产业集群已形成规模。近3年来,集群企业主持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3项,有效发明专利28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0.64件,2023年集群总产值234.44亿元。
聚“链”成群 以龙头之势聚发展之能
走进长泰经济开发区的宏兴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上百台全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正在高速运转。不久,一模模精密注塑冲压件被生产出来装箱,等待配送。
成立于2015年的漳州宏兴泰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继电器、连接器等电子元件精密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为何当初落户长泰?“选择长泰,能够离宏发电声更近。”漳州宏兴泰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耿龙坦言,作为配套企业,公司产品从生产车间“出发”到宏发电声的仓库,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这极大地降低公司经营成本、运输成本。不仅如此,在“龙头”企业宏发电声的带动下,宏兴泰订单“不愁”,技改升级脚步加快,企业上下游之间相互依赖、共同成长,抱团发展。
“抱团”发展确比“单打独斗”更为高效,这一点长泰颇有心得。近年来,长泰区依托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龙头“链主”企业。依托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在港园工业园规划460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引进松竹新能源、光弘电子、榕鑫达等8家配套企业,预计新增产值16亿元、创税1亿元;立达信作为龙头“链主”企业,规划打造581亩的立达信物联科技产业园项目二期,拟引进多家配套企业入驻……通过“链主”企业以商引商、以链招商,吸引“群鸟”云集、产业汇聚,长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逐步完善。
茁壮成长的产业“雨林”也为企业夯实了生产底气
“在长泰,电子元器件产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作为链主企业,我们将协同供应链企业一起发展,通过建立并逐步完善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共同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再上新台阶。”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明星说。
步步为“营” 以环境之优促发展之兴
日前,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在长泰区政务服务中心顺利取得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三期项目-5#厂房、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三期项目-6#厂房联合验收意见书,并实现当天正式投产,做到“竣工即投产”。
“这次可以实现‘竣工即投产’,多亏了‘跑腿办’和相关部门提前模拟验收,为我们正式投产节约了不少时间。”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三期项目负责人黎育强说道。
一番感慨的背后折射出长泰区“项目为王”“‘优’无止境”的发展理念。长泰“跑腿办”主动深入企业,将服务窗口前移,视“企业事”为“自家事”,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一直以来,长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扶持民营企业的“头号工程”,通过启动实施营商环境“118机制”,持续深化驻企特派员、项目观察员服务机制,创新企业家导师制等一系列“服务套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妈妈式”服务。
“为鼓励企业对接合作,延长产业链条,我们搭建企业家沙龙、手拉手等对接合作平台,让规上企业‘牵手’上下游企业,促进辖区企业‘内循环’。”长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赖少滨介绍。
自2022年以来,长泰区已成功举办“手拉手”供需对接会5场、产业沙龙活动13场。其中48家企业进行“手拉手”产销供需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近10亿元,推动384家上下游企业之间实现供需对接。
攀“高”逐“新” 以创新之力谋发展之进
站在数字经济“新风口”,向“新”而行、加速“智改数转”步伐,已成为长泰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的“必修课”。
在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生产车间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装备、工业机器人、无人AGV/AMR(自动导引车/自主移动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以及MES(生产执行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OMS(订单管理系统)在内的10余套数字化系统,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作为2001年就入驻长泰经济开发区的“元老”,立达信不断转型升级,短短20余年时间,成为LED照明行业的“龙头”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同时,立达信还积极建设以数字化运营平台为基础的高效运营体系,将数字化嵌入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全流程环节。
“通过这个平台,可实现上下游供应链数字化协同与信息共享,带动上下游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实现上下游的产业链贯通。”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总监苏宁君说,得益于数字化改造,产品交货周期缩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存货管理和资金周转等方面都实现改善。目前,该平台已经实现超70家供应商系统互联。而这仅是长泰区开展“智改数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我们深入开展‘千员万企’活动,对辖区内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义诊,深入企业了解数字化生产管理现状,分析梳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难点堵点痛点的问题,结合企业需求,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长泰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王金木说。
截至目前,长泰区共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个、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4个。在长泰,集群式效应正不断放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已蔚然成势。
“电子元器件发挥出的产业集群效应,也推动了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快跑’。”长泰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忠表示,下一步,长泰将继续抢抓机遇,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聚焦强链、建链、补链、兴链,铸强电子信息县域重点产业链,为长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郑晓梅 李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