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烟火气”更具“文明味”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小市场,大民生。为深化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持续深化农贸市场治理提升工作,规范农贸市场经营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和秩序,守护群众的“菜篮子”,让“烟火气”更添“文明味”。

清晨时分,踏入通渭县西关市场,眼前是平坦的路面、整洁的墙面、干净的店面;耳边是广大消费者、商户的赞叹声。从脏乱差到美如画,通过相关部门的大力整治,西关市场迎来了一次华丽转身。

确保市场规范运行,方能守护好群众的“菜篮子”。近日,通渭县平襄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派出工作组,对西关市场的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价格与计量、悬挂食品安全监督公示牌等多个重点领域进行全覆盖检查,从而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提升行业整体的规范水平。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经营主体69家,发现问题24处,责令2家整改,现场行政指导21家,并对1家进行了立案查处。

昔日,西关市场内“飞线”问题突出,既影响市容市貌,又存在安全隐患。连日来,通渭县工信局联合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广电网络公司4家网络运营企业,对市场内线缆凌乱现象进行集中整治,采取梳理、捆绑等措施,对横飞、破损、垂落的缆线进行整理、收纳,对陈旧无用的线缆进行清理拆除,让杂乱无章的“蜘蛛网”变得横平竖直、规范有序。

西关市场经营主体王军平感慨道:“以前的线缆看起来乱七八糟的,现在经过整治,看起来整齐多了,比以前好多了。”

西关市场人员流动性强、车辆进出较多,车辆乱停乱放、交通堵塞问题时有发生。今年以来,通渭县交警部门联合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合理规划停车区域,明确划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区,设置清晰的标识和引导,加强管理和监督,并安排专人引导车辆进出,维持停车秩序,对违规停车的行为进行及时劝阻和处罚,同时加大文明停车宣传力度,有效解决了市场车辆随意停放的乱象。

方寸菜市场,彰显大文明。在通渭这座小县城的喧嚣与忙碌中,市场那浓浓的烟火气,不仅承载着百姓的日常生活,更见证着城市的温暖与文明。如今,西关市场已悄然刮起了一股规范有序、诚信经营、干净整洁的文明新风,那熟悉的烟火气更添了几分文明的新韵味。(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许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