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农文旅”带动三产融合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9月26日上午,湖北省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荆门屈家岭管理区有关负责人围绕“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中国农谷’核心区”这一主题介绍相关情况。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全之力 摄)

屈家岭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易俊洲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上半年,屈家岭管理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73.2%,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9%。

屈家岭管理区的经济社会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城乡面貌更美了。屈家岭全区30个村(社区)已有29个获评为省级生态村,全区17万余亩耕地均为无污染的优先保护类耕地,2023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截至7月底,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3,排名全市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90.9%,居全市第一。截至目前,屈家岭管理区公路路网密度为270.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市第一。全区宜居宜业的新面貌逐步形成。

二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了。截至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27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4家。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成功创建4A级景区。引进了陈栋梁等院士专家团队,加快推进未来食品创新研究院、未来食品创新工程学院、国际食品安全评价及标准检测中心建设。梅花鹿全产业链、魔里卡智能车房等项目加快建设,主导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是,百姓的获得感更强了。“十三五”期间,全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9%,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4.3%,城镇居民收入由28642元增长到35704元,年均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366元增加到20576元。近年来,每年统筹整合资金1.8亿元以上,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区90%的村(社区)建成文化广场,基层健身路径、农体工程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今年上半年,投入资金2616万元提升农村基建水平,发放地力保护补贴1107万元。义务教育巩固率、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教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不断提高。上半年,家庭医生签(续)约服务2.53万人。全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下一步,屈家岭管理区将从流域综合治理、完善供应链体系、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高效发展等方面继续推动全区经济发展,持续“中国农谷”的名片。(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李慧敏 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