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加快推进保亭大保护、大建设、大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康养产业发展专场”,对保亭气候康养产业发展及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及推介。
当天,新闻发布会还举行“中国天然氧吧”授牌及发证仪式。今年1月,由中国气象局指导、中国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组织评选的“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成功地区公布,保亭榜上有名,再添一张“国字号”气候生态名片。
保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叶厉豪介绍,保亭地处北纬18°以南的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7摄氏度—24.5摄氏度,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8200个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84.89%,可谓“温而不热、凉而不寒、爽而不燥、润而不潮”,被誉为“海南绿肺”“天然氧吧”,是同时能够享受热带雨林和天然温泉的地方,也是发展气候康养旅游产业的绝佳之地。
2021年保亭成为海南省首个获得“海南气候康养市(县)”称号的地区。2022年,以神玉岛文化旅游度假区为载体,打造全国首个“气候康养示范基地”,并支持保亭成功创建国家气候生态品牌——“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保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和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2023年组织启动“中国天然氧吧”申报工作,对区域气候资源及相关联的生态环境宜居性等开展科学权威评估,同时充分挖掘整合本地环境资源、气候资源和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全方位加强气候宜居环境建设,通过多种创新举措完善申报指标中的软硬件环境布局。2024年,保亭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进一擦亮了保亭气候康养的品牌。
叶厉豪说,在“中国天然氧吧”评估报告专家评审会上,专家一致认为,保亭气候禀赋、环境优越,在气候舒适性及气候景观等方面表现突出,气候风险总体较低,气候宜居评价指标优良率、优率均达标,气候宜居环境建设、气候宜居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符合“中国天然氧吧”创建示范工作要求,建议授予“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气候标志。
近年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三区三地”战略目标,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大力推动旅游与大健康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保亭建立以县政府主导、气象技术支撑、各部门合作、企业参与的气候康养产业发展机制,积极推进气候康养事业发展,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确立气候康养产业作为保亭十大特色重点产业之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康医学研究院实体化运营,加茂医疗健康产业园起步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启动,健康高峰论坛暨院士大讲堂定址保亭,“康养保亭”区域公用品牌启动创建。“深呼吸”小镇、气候医学研究中心等先导性项目加快建设。全国首个“气候康养示范基地”落地保亭,海南首个“海南气候康养市(县)”成功创建,首个县级健康产业发展白皮书成功发布……一个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气候康养“保亭模式”正在被更多人认可。
下一步,保亭将抢抓海南自由贸易港机遇,充分发挥“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气候标志性品牌作用,以气候康养为核心,综合发展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和中医药康养产业,加快康养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动保亭特色康养产业多元化、多层次、高质量发展。努力将保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高端健康产业高地,以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海南省气象局副局长高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卫健委副主任吴新国,县气象局副局长黄白坤,县旅文局副局长潘文进,分别就保亭发展康养产业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加快推进保亭大保护、大建设、大发展,奋力谱写保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从9月26日起,保亭将举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保亭经济发展、气候康养、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内容,举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展现保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及成效。(记者 林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