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特产品迎秋市 文明集市助增收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主题活动现场,一场关于乡村振兴与爱心传递的故事正悄然上演。思茅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派往思茅区云仙乡芦山村驻村书记周应宏化身“推销员”,带着思茅区云仙乡的特色农产品——当归、当归面条、当归酒、水腊肉、小土豆及土鸡蛋等来到集市,助力乡村振兴。

“阿姨,您看这个大芦山当归挂面,每一根面条都有当归的清新香气,煮出的面汤更是营养丰富。”周应宏的声音穿透人群,手中的当归产品吸引人注目。市民们纷纷驻足,被“当归面条”吸引,大家纷纷询问起这面条的独特之处,周应宏则耐心地解答。

与此同时,在思茅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职工群里,大家也在热烈地讨论着如何为集市上云仙特色农产品推波助澜。“今日有新鲜土鸡蛋300枚,有需求的同事请联系周应宏。”一位职工发布了这条信息。大家不仅积极购买农产品,还纷纷表示要向亲朋好友推荐这些优质农产品。

在云仙乡,当归被当地人誉为“云仙仙草”。海拔1800米以上的大芦山具有岩石与林地交织的独特生态环境,为当归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生长条件,云仙乡的大芦山当归也凭借其卓越的药用价值与独特风味,在当地享有盛誉。

然而,优质的云仙当归却面临销售困境。山高路远,让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难以走向外面的世界。面对挑战,云仙乡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迎难而上,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进组入户做思想动员,稳定当归种植户的信心;同时,引导农户通过错峰种植当归,让每亩土地在冬季可增收3000元以上。

他们建立了芦山村农特产品交易中心,统一销售该村优质农特产品。此外,他们还积极构建联农带农机制,组织农户参加各类展销活动,与普洱市天生祥超市、思茅区菜篮子直销店等合作,开展农产品进商超活动,并在城区设置了多个直销点,打通了农特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市民购买当归面条(张芸 摄)

如今,云仙当归的种植面积已扩增至46亩,年产量高达18.4吨,产值跃升至66.24万元。尤其农特产品交易中心直接助力6吨当归的顺利销售,让农户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以前,我们的当归总是愁销路,现在有了集市和交易中心,我们的产品终于能走出大山,被更多人认可了!”当归种植户杨林高兴地说。此次“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活动期间,云仙乡特色农产品销售收入18436元,直接惠及了上百户农村家庭。

云仙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倚表示:“云仙彝族乡将继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自身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打响云仙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记者 郑义 通讯员 邹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