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记者在第20届沈阳法库陶瓷博览交易会开幕式上获悉,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成功通过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正式验收,国内建陶产业首个“国家家居装饰装修产品(陶瓷)标准化示范区”在会上揭牌,这也是我国首个以区域命名的国家级陶瓷标准化示范区。本次陶博会期间,共有3大类、15个合作项目进行签约,直接达成交易32笔,实现意向交易额8.2亿元。
法库陶瓷产业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经建成东北地区产业集中度最高、产业品类最全、市场占有率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建筑陶瓷产区,是中国五大陶瓷优秀主产区之一。陶瓷产业已经成为法库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法库陶博会也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展会。
质量是放眼全球的视野,是主动融入国际市场的通行之钥。好陶瓷,法库造。有勇气,更有底气。如今,法库陶瓷不仅销往全国20余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更远销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等53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质量提升,初步实现了“产在法库、销在全球”的法库陶瓷梦。
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日本新干线、上海中心大厦、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天津地铁,加拿大星巴克,以及华为AITO、奔驰、宝马、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的4S店展厅……一大批国内、国际知名的地标建筑都留下“好陶瓷 法库造”的鲜明烙印。
近年来,法库县把陶瓷及新材料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向“新”而行,以“质”取胜,加快推动形成具有强大创新力、核心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佳得宝陶瓷车间,总投资1.8亿元的两条智能陶瓷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企业负责人范柏献介绍,新生产线利用集成控制模式,涵盖自动配送料、设备监控、能耗分析、生产报表、移动端APP数据监控等多个管理系统,操作简便,可一键启动。经过设备改造和产业升级,新的生产线实现了节能20%,占地面积减小50%,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达到了行业领先地位,生产出的主打产品400*800mm、800*800mm高品质抛釉砖和750*1500mm、900*1800mm高品质绿色大板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上的高端产品,我们有信心在高端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R11,是沈阳浩松陶瓷防滑瓷砖的防滑系数。这个数字越大,代表瓷砖的防滑效果越好。在国内对于瓷砖防滑性能的研究还处在摸索阶段的时候,法库陶瓷园区的浩松陶瓷已经走在了国际上这个领域的最前列。企业负责人林茂介绍,石墨烯发热材料和瓷砖相结合是最近企业新开发的产品,配套智能操控装备,是对传统采暖方式的颠覆性创新,具有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美观等优点。整个系统可以实现手机端远程控制,按需求设置采暖温度和时间,是家庭采暖、单位采暖的最佳选择。产品已经在上海、威海、廊坊、宁波、长春等地的新建住宅中铺装,也被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等高校采用。目前,企业正积极与各地的保交楼、城市更新类项目对接,销量将迎来高速增长。
本次陶博会以“好陶瓷·法库造”为主题,全面展示法库陶瓷及新材料产业近年来在转型升级、绿色创新等方面涌现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成果。陶博会以线下展销为主、线上营销为辅,强化矩阵式营销推广,为企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和渠道,积极助力法库陶瓷企业稳生产、促销售、保增长、创品牌,推动传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
各地住建部门,众多建筑工程行业的央企、国企及龙头民营企业参会,在保交楼、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装饰装修、进出口贸易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通过陶博会,法库陶瓷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将有更多集采项目签约。陶博会还邀请了国家级协会及各陶瓷主产区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各地区经销商、原材料供应商代表,交流研讨、洽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法库陶瓷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法库县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主战场作用,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陶瓷及新材料企业入驻。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陶瓷及新材料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新”,是法库陶瓷的灵魂。从第一条生产线开始,法库陶瓷人唯新、更新、创新,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萌生壮大。如今,法库陶瓷在品种、花色、硬度、耐磨、止滑、强度等通用标准上全面提升,融合更多智能技术,开辟更多应用场景,融入更多品质生活。“好陶瓷·法库造”品牌持续擦亮。(记者 王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