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浓,河南省唐河县毕店镇的张心一村,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田园风光画,景致格外迷人。宽敞洁净的道路两侧,民居错落有致,村内休闲设施一应俱全,从宁静的广场到精致的小公园,再到齐全的健身器材,无一不彰显着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谈及张心一村,不得不提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这个以革命烈士张星江先祖命名的村庄,从街巷的命名到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无不透露出对红色历史的敬仰与传承。张星江纪念广场上,人群熙攘,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干部及群众络绎不绝,共同缅怀这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国庆佳节之际,在张星江革命纪念馆内,毕店镇理论宣讲团成员、老党员张星元深情地向游客讲述着张星江的生平故事。他回忆起老辈儿的讲述:张星江同志为革命事业倾尽所有,甚至牺牲了小家庭的幸福,其大儿子年幼便外出做工,妻子则带着小儿子在村里艰难维持生计。这份无私与奉献,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019年,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份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唐河县对张心一村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与建设,古朴庄重的张星江烈士故居得到了精心的修缮与保护。故居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这里建筑肃穆典雅,展品丰富详实,是了解张星江烈士生平及唐河县红色历史的重要场所。
张心一村东不仅修缮了故居本身还建成了唐河县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后杜楼民俗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张心一村诚勤立达,务实肯干,勤勉创业,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农业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同时积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田园综合体乡村游等项目实现了文旅、农旅等多元融合,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致富增收的机会也为唐河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张心一村精心勾勒出一幅宏伟的画卷,其中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油蟠桃为主导的产业兴旺,以及水系的综合治理,共同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新貌。借助于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该村携手南阳臻纯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打造了一个占地6200亩的油蟠桃种植基地。
毕店镇张心一村顺应潮流,深挖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成立宣讲团队,定制教育课程,将纪念馆、故居、红色文化广场等串联起来,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打造了别开生面的“情景党课”与研学旅游项目,增强了党性教育与爱国主义的感染力,赢得了党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已成为张心一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自2020年以来,这里已接待近千个学习团队,坚定了理想信念,筑牢了思想根基。从“活化”到“繁荣”,张心一村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成为了红色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典范。
张心一村依托张星江故居和纪念馆的独特人文资源与政策优势,致力于打造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村的双重特色,构建了“三廊两片区”的发展格局,营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示范区。
美丽乡村的华丽蜕变
悠然漫步于张心一村,目之所及,红色党建的指引牌如同点点星火,散落于村间各处,引领方向。村庄以其独有的韵味展现眼前,黄墙蓝瓦间透露出古朴与厚重,寨河轻轻环绕,碧波荡漾中荷花亭亭玉立,随风轻摆,送来阵阵沁入心脾的荷香。村道宽敞而整洁,新铺的柏油路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两旁绿树成荫,与悬挂着红灯笼的太阳能路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
被誉为“移风易俗一条街”的街道,不仅是引领文明新风尚、深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舞台,更是乡村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里布局井然有序,色彩斑斓的文化墙绘跃然眼前,它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融合家风家训、善行义举四德榜、乡村文明新风、移风易俗倡导及村规民约等多元元素,整齐悬挂,格外耀眼,为村庄平添了几分和谐与有序的文明气息。张心一村通过精心打造这条特色街道,不仅让村民在享受物质富足的同时,也沐浴在正能量的温暖光辉下,形成了“一街一景致,一墙一风尚”的独特文化魅力,使之成为公益宣传与潜移默化教育的完美结合体。在这里,每一次驻足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回望都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作为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张心一村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和蓬勃的活力,引领着乡村振兴的浪潮。在这里,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为村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张心一村的故事,是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例证,也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精神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实践。(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鲁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