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柯城 向“新”图强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今天的柯城,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的生态工业园,光电企业生产车间的自动化流水线有序运转;四省边际现代农业产业博览中心和之江农业信安设施蔬菜共富产业园,“寿光菜”“衢椒一号”长势喜人;柯城区零工市场综合体启用,赋能零工就业高质量,激活就业“大民生”……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近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衢州市柯城区上下砥砺前行、扬帆奋进,以创业创新创先、落实务实严实的精神谋改革、抓改革、推改革,推动柯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到全面推进,再到协同高效,在新起点上实现了新突破——柯城入选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试点;荣获全省首批“安全发展铜鼎”;平安创建实现“九连冠”,成功夺取“平安金鼎”;连续两年捧回“浙江制造天工鼎”“神农鼎·铜鼎”,获评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美丽乡村示范县。

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连日来,位于柯城区生态工业园的衢州市振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现场,8幢厂房初见雏形,数十名工人正在从事玻璃安装等外部装修扫尾工作。

振启光电项目规划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26.6万平方米,本次先行建设孵化厂房8幢,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项目于2023年11月正式开工。今年6月,8幢5层厂房建筑主体全部结顶;目前1号、3号厂房已被企业预定,剩余6幢厂房于10月具备交付条件。“招商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振启光电负责人说,中创宏科技(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80万套毫米波雷达、750万套通信天线、2.4万套集成式产品生产项目和江苏独角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0套人体医用高清内窥镜生产项目计划于近期进场装修。

振启光电项目装修扫尾现场 (高晓函 摄)

建设振启光电,是柯城区做实要素保障、服务光电产业的生动写照。这几年,柯城区把光电(半导体)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作为主导产业,准确把握深圳等地产业转移的机遇,先后引进东巨康、元森、众铭安、梵西等一批光电半导体产业项目,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在这些重大项目的加持下,今年1月至8月,柯城生态工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3%,其中光电半导体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6.8亿元,占比52.5%。上月,柯城成为山区26县首批调出县和衢州唯一新晋的工业大县。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也获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为推动光电等主导产业实现“全年红”,柯城区深入实施区领导挂联重点企业机制和“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机制;航埠、发改、招商、经信、资规、营商办、人社、科技、生态工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单位形成合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光电企业落地投产升规;8月成立智能光电技术研究所,推动全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航埠镇企业人才及员工之家即将交付,加快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和产城融合步伐;本月航埠新城初级中学投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二三产业融合,孕育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柯城深入实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四省边际顺丰丰泰智慧物流产业基地建成启用,“长三角第一辣街”开街运营并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商业街区试点名单。全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柯城区射击射箭飞碟中心、四省边际高空极限运动体验基地破土动工,灵鹫圣境(一期)对外开放,灵鹫山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生态文化基地。

激活强村富民新动能

在柯城区的四省边际现代农业产业博览中心,映入眼帘的农业工业化生产场景三米高的“红薯树”、两个拳头大的红番茄、坐着“摩天轮”的蔬菜苗、住着“太空舱”的生菜……100余种蔬菜品种、28种数字化种植模式,无不展示着未来农业的神奇魅力。

现代农业产业博览中心只是四省边际数字农业科创园农业综合服务大平台的一部分。

2022年以来,柯城区围绕“总部集成、科技集成、服务集成”目标,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规划面积400亩,打造一个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运营、数字营销、智能化设施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农业科创孵化园区,主要建设数字农业科创服务中心、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数字冷链仓储中心、农业智能装备集成创新中心、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试验展示推广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等,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生产需要。

四省边际数字农业科创园外景(王飞 摄)

同时,柯城按照“总部+基地”模式,以科创园为核心,谋划建设3.3万亩智慧农业产业园。目前,之江农业、东篱生物、耘仓智能科技、猴宝生物科技等企业已入驻科创园,柯城区供销社、农合联和浙江农林大学科技小院、浙江农科院共富产业研究院等5家机构正在装修,即将入驻;菲洋农业科技、闪耀生态农业等7家企业计划年底前入驻。

推进村强民富,是缩小“三大差距”的关键。9月10日,柯城区信安基地“共富增收”分户租赁签约仪式举行。方永勤、王银斌、吴金山等8名农户与之江农业、衢州市泓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签字。这意味着农户将在技术上、管理上、销售上得到全方位支持,以便能高效运用好寿光技术,精心种植好寿光品种。

眼下,柯城聚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加快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柯城样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优胜县,“村播”入选全省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做深盘活闲置资源文章,“集体托管+五五分成”模式上榜全国农村改革典型案例。

下足基层善治“真功夫”

“‘邻礼通’作用显著,既是百姓的‘掌中宝’,方便报事报修、反映诉求,也是我们网格员的好帮手,把我们从表格中‘解放’出来,轻装上阵走近居民身边嘘寒问暖,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几天前,信安街道斗潭社区网格员赖婷珍收到了一居民通过“邻礼通”反映的投诉,立刻与对方联系。经过及时现场沟通,该居民情绪很快被纾解,矛盾圆满解决。

近两年,柯城把“邻礼通”作为“三民工程”建设的一大创新,持续夯实“邻礼通”数据民情档案,动态归集人、房、户、车、场所五大类全量信息,涵盖居民的家庭组成、生活状况、社会面貌、物业费缴纳情况等40余项信息,打通公安、卫健、人社等13个部门3200余万条数据,生成“一户一档”城市居民档案20.3万份。

“邻礼通”推广现场 (刘芸 摄)

“有了‘邻礼通’,网格员无须重复录入信息,就能办理档案归集、事件办理、巡查走访等业务。”柯城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数据打通后,填表少了,信息能精准推送、直达网格,村社一级只需精准核查。村社干部走进百姓家,也无须左填承诺书、右问各种信息,这无疑拉近了彼此距离。如此一来,化“指尖负担”为数字赋能,进一步提升了网格化管理效能。

基层要减负,更要赋能。柯城区通过加强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健全“37有礼”志愿服务体系,深化“4+X”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使志愿服务走进村社主阵地,通过共建共治,实现基层治理力量从“单种兵”到“集团军”的转变。例如,府山街道弘扬“家文化”,构建多层次志愿服务体系,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一残一低”,制定《府山街道护老帮困暖心“十条”举措》,先后成立了34支志愿服务队伍,千余人参与,并推出一批易参与、好上手的“小而美”志愿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菜单式”服务。

75年披荆斩棘,75年沧桑巨变。展望未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向“新”图强,奋力开创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为全市“当先锋、走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曾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