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群众看病有“医”靠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9月27日,新疆乌苏市哈图布呼镇卫生院耳鼻喉科首个名医工作室——马翔工作室全面接诊,哈图布呼镇中心学校三年级学生魏庆辰因耳朵不适等症状,在家长的陪同下来此就诊,从检查到治疗,不到一小时就结束了,他立即返回学校去上课了。

乌苏市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耳鼻喉头颈科主任医师马翔说,成立名医工作室,就是让乡镇的病人在本地能享受到二甲医院的服务、一级医保的报销比例,把实惠让给基层群众,这样既方便就医,也节约了医保资金。

“孩子吃了几天感冒药也不见好,昨天我们准备去市人民医院看病,听说今天马主任来卫生院坐诊,我就赶紧带孩子来就诊,马主任不仅给孩子做了治疗还科普了健康知识。”魏庆辰的妈妈刘海英说,在家门口的卫生院让专家看病,真是太方便了。如果去市医院,来回路程80公里,再排队看病估计得一天,还耽误孩子上课。

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二甲医院的专家号看诊,得益于乌苏市实施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去年,乌苏市卫健系统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以人民医院为龙头,横向整合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纵向联合20个乡镇卫生院及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疗卫生服务集团,并不断优化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构建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格局。

乌苏市医疗集团理事会副会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彭校峰介绍说,2023年,人民医院和哈图布呼镇中心卫生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形成了紧密型医共体,根据基层需要用专项资金建设了口腔科和皮肤科。随着工作的进展,又在五官科设立了名医工作室。名医工作室采取的方式是医生定期下来对提前预约的病人进行诊疗。目前,口腔科的业务已经逐步打开了局面,皮肤科也在逐步吸引辖区居民,有类似疾病就可以不用外出在家门口就诊。

同时,医疗集团定期每周一至两次派出专家巡诊队来到基层卫生院来进行巡诊,巡诊的专家涵盖了内外妇幼科室。“一般都是根据乡镇卫生院的需求,提前一天组织好专家队伍,由乡镇将这个信息传达给全镇所有村队的居民,有涉及到这方面疾病且有就诊倾向的居民,第二天就可以到卫生院来就诊。”彭校峰说。

“去年投资30万元打造的特色口腔科室,正式执行医保一级报销。市人民医院定期下派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在口腔科坐诊,让老百姓就近享受便捷医疗服务。口腔科门诊开到群众家门口,老百姓看牙就医切身感受到了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哈图布呼镇中心卫生院业务副院长崔江说,仅今年1—8月,哈图布呼镇中心卫生院口腔科创收近100万元,取得了收益服务双丰收。

图为专家医疗队为村民义诊现场(查燕荣 摄)

此外,今年初,市人民医院根据哈图布呼镇的各村相对比较集中的实际情况,在喇嘛查次村服务中心成立了中心卫生室,把附近几个村的村医都合并到一起,实现村医资源共享,让村医每天都有事干,稳定村医队伍。“村中心卫生室没有成立前,有时我们在村里坐一天也不见一个病人,偶尔来一个买药的村民,结果药品还不全,时间久了,大家买药看病都不来村里的卫生室了。现在成立了村中心卫生室,环境宽敞明亮、药品齐全、基本的体检仪器都配备上了,专家医疗队也经常下来为村民提供义诊,我们通过学习也提高了诊疗技术,本村和周边村的村民来买药看病的也多了,这样既方便了给乡亲们看病,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喇嘛查次村中心卫生室村医孙燕红说。

近年来,乌苏市有效整合市域内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医生常见病诊疗水平明显增强,群众在基层卫生院就医、入院率均有所提高,降低诊疗费用、增加医院效益等“降费增效”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目前,乌苏市人民医院已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6家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乌苏市中医医院与自治区3家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搭建远程会诊平台,有效确保各类重大病例在乌苏当地诊疗。

通过与上级医疗机构加强合作,畅通上下联动的绿色通道,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为乌苏各族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廉价的医疗服务。目前,乌苏市四家中心乡镇卫生院月均门诊人次数2498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131人次;门诊次均费用44元,较上年同期次均下降11元;住院次均费用911元,较去年同期次均下降334元,实现群众在家门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记者 查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