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淮阳 水美乡村“靓”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总投资5.5亿元的“九河共治”工程,累计治理河道35公里;总投资1.6亿元的沙颍河淮阳段生态经济带建设项目,让沙颍河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总投资12亿元的龙湖湿地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打通了水系通道,龙湖生态涵养功能显著增强……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近年来不断延长污水治理的链条,加快生态工程建设,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淮阳区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遵循‘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以‘治理一个坑塘、建设一个设施、美化一个村庄’为目标,以‘小微水体’治理为抓手,探寻出一条适合平原农区‘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的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协同治理之路,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美丽乡村的生态底色越来越亮,群众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说。

生态滤池解难题

浇水、捉虫、除草……每天一早,位于淮阳区刘振屯镇紫荆台村的村民李本贞都会来到自家小菜园忙个不停。“以前,日常洗衣、做饭产生的污水和厕所冲水让人头疼不已,经过这个‘小家伙’处理后,干净卫生,浇菜完全没有问题,咱这个菜园也成了‘绿色’‘无公害’的生态菜园。”李本贞手持一只盛满清水的大量杯,向记者展示。

李本贞口中提到的“小家伙”,即户用生态滤池,量杯里清水就取自这个滤池。这是一种采用微动力模式对村民日常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小型设备,占地仅2平方米。

紫荆台村素来以历史厚重闻名。晋代诗人陆机在著名的《豫章行》曾这样写到“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其中“荆”指代的就是这个村子里的紫荆树。在流经紫荆台村的范丹河(亦称“范丹沟”)水滋养下,紫荆树枝繁叶茂。

紫荆台村目前常住人口105户、580人,长期以来,村民日常生活污水直排路边沟渠或者坑塘,造成水体发黑发臭,范丹河甚至也黯然失色。

难题如何破解?考虑到紫荆台村人口规模小,生活污水量少,在深入调研后,淮阳区环保部门决定采用“三格式+生化池”的治理技术模式化解污水处理这一难题。

“生活污水在第一格水解分离沉淀后,进入第二格的厌氧池,厌氧菌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第三格储存厌氧后的澄清液后流入生态滤池进行好氧,同时通过生态滤池中石砾附着的微生物和挺水植物根部吸收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周口市生态环境局淮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耿宝勇向记者介绍。

如今,紫荆台村几乎户户都有了生态滤池。村子里或大或小的天然坑塘,环保部门均在其一角设置了污水处理设施。村民家的滤池就近与污水处理设施相连,这样以来,家家户户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以后,除一部分满足自家灌溉之用外,多余部分则流向了坑塘,成了坑塘补给水源。

紫荆台村党支部书记王培录告诉记者,在紫荆台村,每个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30立方米/日,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可以用来收集处理全村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户厕污水。“由政府出钱建,群众免费用。设施建设费用低,后期维护简便易行,尾水还能够供农户的小菜园、小果园灌溉,很受群众认可和欢迎。”

2021年以来,针对“小微水体”治理难题,刘振屯镇在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的村庄,因地制宜建设户用生态滤池和农用水肥一体设施,日处理生活污水和户厕污水能力分别达到了0.5吨、30立方米,处理后的水质均达到了灌溉标准,目前已累计惠及农户869家。

“为避免出现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情况,我们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都是严格按照‘一村一策’,可以说是为农户和村庄量身定制的。”耿宝勇说。

截污纳管治源头

淮阳区郑集乡的管路边村也曾遇到生活污水困扰问题。不同于紫荆台村的是,管路边村常住人口达到了1014户、4235人,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大约25立方米,人口数量和污水量均超过了紫荆台村。

“臭气熏天、荒草丛生、垃圾遍地。”谈及位于管路边村的主要坑塘——如意湖的“前生”,官路边村党支部书记胡海一连用了这样三个词,“湖边有些人家甚至搬离了村子。”

遵循源头截污控源、过程生态治理、末端综合利用的要求,在环保部门的支持下,郑集乡通过截污纳管控制源头,对农户灰水和黑水应收尽收,实现“黑灰水同治”,全面消除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带来的污染。

“治塘先治水,突出生态美。”郑集乡党委书记王庆峰向记者分享了如意湖治理的“绝招儿”。

在官路边村,污水管道铺设到了村民家门前,农户只需要内部连接就可以使用;对于黑臭坑塘,则先进行底部清淤,再通过生态护坡、人工增氧、栽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一系列措施,构建坑塘内部生态系统……

水清了,污水断了来源,塘就清了、活了。完成治理后的如意湖让人耳目一新,塘边建起了小广场,配备有绿植、步道、各种健身器材,打造出了山水相衬、远近相依、起伏有致的小景观带,如意湖畔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休闲的最好去处。

生态持续向好的如意湖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村里在水体水面上建设了光伏发电板,水面下方水域进行鱼虾养殖,形成了“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产业新模式。于是,不少承包人纷纷选择把钱投在了这方水域。

“村民承包坑塘搞养殖,提高了自身收入,缴纳的租金也壮大了集体经济,曾经的‘纳污坑’一下变成了‘生态塘’‘经济塘’,如意湖畔的人气也越来越旺。”王庆峰说。

“我们按照‘点、线、面’全域梯次治理思路,在人口规模不足500人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800—1500人左右的村庄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乡镇一级集中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户用、坑塘、河流梯次递进式污水处理模式逐渐成熟。”耿宝勇告诉记者。

因地制宜成效显

为确保水体治理成效,淮阳区建起了集“综合监控、设备管理、智能调度、故障报警、数据集成、统计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监管平台,并且将农村黑臭水体与河湖长制纳入统一监管模块,通过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实时掌握黑臭水体及周边污染源状况,在发现问题后,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做出相应处置,水体治理实现了“无人值守、综合分析、远程监控”。

此外,淮阳区还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治理成效反弹。譬如,去年以来,淮阳区纪检部门采取“贴身式”监督方式推行的“民间河长”制,为每个村庄的坑塘精心选定了数名群众作为监督员。“民间河长”负责每周对河道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巡查,并协助村级河长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和管护工作。同时,还关注河流水质及环境的变化情况,注重收集河流保护的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信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进一步助推了坑塘的长治久清。

自2021年以来,淮阳区已先后累计投入约4.3亿元,建设各类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47座,治理黑臭水体286处、坑塘360个,惠及农户10万余户,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2018年的24%提升到目前的61%。治理后的水体,成为农业灌溉和绿化用水,污泥堆成有机肥后,又能用于绿色、无公害生产,实现了循环利用。

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地处平原农区的淮阳摸索出了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协同治理之路,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7种路径也先后入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案例》《美丽河南实践典型案例》。(本报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韩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