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打造千亿级三七产业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三七之乡”,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第二个烟草产业”,近年来文山州从良种繁育、种植加工、品牌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推动产业全面升级,打造千亿级三七产业。

在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文山专场,文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松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三七是上天赋予文山最珍贵的宝贝。在文山,三七不只是一味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作为文山的一张名片,历届州委、州政府和世代文山人民始终深耕三七,从种植源头到产品研发,从品牌打造到市场拓展,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让三七这株“神草”绽放出绚丽光彩。

抓牢种子这个“芯片”。推动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术有机结合,研发推广了13个三七良种,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三七种质资源圃,文山市被认定为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做好种植“第一车间”。文山三七种植规模常年保持全省1/3以上,最高峰时达到2/3,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七原料交易和集散中心,90%以上的三七原料通过文山上市交易。在技术、标准、质量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体系,三七GAP种植基地成为国家第一批、云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的中药材品种。张伯礼院士称赞文山三七是中药材品质升级的成功案例。

深化与“巨人”合作。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引培工程”,深化与云白药、华润三九、昆药集团、修正药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和院士、专家、科研院校合作,推动药品批文开发、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扩产扩能、标准体系建设,打造“航母式”企业集群。

着力提升产业“能级”。以创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两个国字号”为抓手,实施一批高品质种植基地、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升级等项目,推动三七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研发、交易等重构与升级。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建立集平台支撑、项目申报、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保障体系,全方位为产业赋能提质。同时,指导服务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展。1至9月,全州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综合产值303亿元,同比增长6.16%,其中:加工业产值78.4亿元,流通业批发零售额192.5亿元。

擦亮三七“金字招牌”。深入实施“品牌塑造工程”,建立常态化举办文山三七论坛、文山三七节等机制,在京东、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文山三七旗舰店,线上线下一体推进三七品牌建设。今年以来,先后承办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举办中国文山三七品质升级研讨会、文山三七健康文化周等活动。11月7日将举办第10届文山三七节,届时欢迎各界朋友来文山,近距离体验感受三七的神奇。

健全完善保障体系。建立实施三七全产业链链长制,修订完善《文山三七发展条例》,制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组建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政策保障和技术保障。为解决无序种植和无地可种的问题,当前正学习借鉴烟草种植模式,研究制定三七种植用地规划和实施方案,引导三七有序、规范种植。

李松涛表示,下一步,文山州将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第二个烟草产业”的机遇和利好,以深化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健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迈进,打造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世界“三七之都”和千亿级三七产业。(记者 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