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关系民生福祉,关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过去一年,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以“2519”工作机制为抓手,围绕“活水、清淤、溯源、整治、建管”总体思路,积极策划环境治理项目,通过“环境治理+产业开发”一体化融合实施的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加快黑臭水体治理。截至目前,基本完成了26条内河68公里水系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国控断面九龙江河口水质达标的阶段性成效,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一直以来,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台商投资区分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筑牢生态基底、加强联保共治和生态环境跨域协同保护,引领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探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保效益相互平衡、共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新路子,持之以恒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水韵、漫游、城荣”的生态水城。
在生态环保问题整改中,漳州台商投资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列出“两单一表”,以创新为手段,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形成工作合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今年1月,角美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顺利通水联调,实现打造“下沉式再生水厂+地上生态体育公园”的城市生态综合体,为漳州台商投资区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关键一仗。随着角美城市污水处理二期扩建一阶段项目(5万吨/天)的投入使用,角美城市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规模总共为12万吨/天,进水量由2017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时的0.2万吨/天增加至9.5万吨/天,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目前正在推进二期扩建二阶段项目(5万吨/天)建设,建成后将充分保障了漳州台商投资区中长远期经济发展所需的污水处理容量,留足经济发展后劲。
作为“下沉式再生水厂+地上生态体育公园”的综合性市政工程,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国内技术最先进的全下沉式再生水厂,而地面将建成环境友好型开放式体育公园,作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放松的好去处。
“河水变清澈了,将来还会建设开放的地面公园,期待以后这里成为我们休闲、健身的新去处。”在漳州台商投资区很多居民对于项目未来的地面公园建设非常期待。项目的运行,让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场景成为百姓们生活的日常,为城市释放生态“红利”。
为提升河道水质,确保河道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稳定,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台商投资区分局扎实对辖区3条主干渠和23条支干渠共26条河道进行清淤,清淤量约60万方。目前已完成12条河道清淤工作,苍坂溪、洪岱溪、田里渠、许坂溪、凤山渠、龙池渠等6条河道根据污染情况分段清淤,累计已清淤长度共计约21.9公里,清淤量约18万方,确保“全面清淤”“零缺位”。
雨污管网作为埋藏于地下的城市“动脉”,是提升城市环境、检验城市内部运行系统的重中之重。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台商投资区分局积极推进市政排水系统检测、修复、完善、提升,根据CCTV检测结果以及污水系统规划,市政管道已检测清淤累计完成411公里,并列出修复清单同步完成病害修复140处;完成雨污水管错混接改造425处,污水管改造15.969千米,雨水管改造约4.425千米,完成50个子项目。农村生活污水主干管涉及的27个村已全部完工,推进“截污纳管”“零直排”。
此外,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台商投资区分局加强全流域全覆盖式溯源排查,对全区38个村庄、142个企业单位及172个公建小区进行溯源排查,从源头查找污染源,实现正本清淤改造。
“工业企业排口溯源排查对开展水环境治理的意义十分重大。”漳州台商投资区环境监测站站长吴鑫强介绍道。目前依靠工业企业、村庄、单位和小区单元等排口溯源排查,已经建立起水环境治理基础数据台账,对管道排口、农村面源、水产畜禽养殖场明细、重点入河排污口等情况等实现挂图作战,全域污染源一目了然。
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台商投资区分局副局长朱晓东表示:“我们通过拉网式全面摸底排查,联动区内多部门实施全面水体清淤疏浚行动、污水治理提升行动等行动,实施‘集中整治、动态清零、长效管控’,多举措切实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陈燕贤 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