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内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作为南宁市的文化中心,青秀区积累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壮族麒麟舞等8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南阳大鼓习俗、古岳壮族五色美食制作技艺等6个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青秀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壮大非遗人才队伍、非遗融入公共文化活动、培育非遗工匠名师“三步走”的方式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软实力。
壮大非遗人才队伍
非遗传承,人才是关键。为此,青秀区以传统民俗活动为载体,先后组建非遗民俗表演团体,如长塘芭蕉香火龙队、南阳大鼓队、雄会八音队、壮族麒麟舞队等,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和宣传工作。
壮族芭蕉香火龙舞是流传于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及周边地区的一项壮族民间舞蹈,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该舞蹈兼收并蓄了师公戏、傩戏、武术、杂技等传统文化的舞蹈与动作,最主要的表演道具是由芭蕉杆和芭蕉叶扎好的芭蕉龙,看起来十分具有民族特色。逢年过节,当地群众就会舞起芭蕉香火龙,走街串巷,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2010年,壮族芭蕉香火龙舞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00多年来,芭蕉香火龙能生生不息、焕发生机,不仅因为村民对自然保持着敬仰之心,还得益于他们传承传统文化的那份热情。”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第七代传承人、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协会会长周建孟介绍,为使芭蕉香火龙舞一直传承下去,在青秀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19年,周建孟成立了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协会并担任协会会长,同时加入青秀区刘圩镇、伶俐镇、南阳镇、长塘镇四个乡镇和长塘镇初级中学、长塘镇中心小学两个学校的芭蕉香火龙团队,扩大了协会规模,如今青秀区中小学校和周边乡镇已经有100多条龙的规模,共1000多名学员。
在协会定期开展的培训课上,周建孟仔细地为大家传授芭蕉香火龙的制作技艺和舞龙步伐,把芭蕉香火龙龙头的制作技艺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手把手传授技艺,充分体现了匠人精神。每次培训,学员们都热情高涨,认真学习,逐渐掌握了这门传统技艺。
为将芭蕉香火龙舞在新一辈中传承发扬下去,周建孟会定期来到长塘镇中心学校和长塘中学,给这里的学生传授壮族芭蕉香火龙舞技艺。“在大课间,三年级至六年级的600多名学生组成了24条龙,伴着专门创作的壮族歌曲舞动壮族芭蕉香火龙,场面非常壮观。”长塘镇中心学校校长周建威介绍,自2020年起,壮族芭蕉香火龙就成了该校大课间的主要活动项目。“舞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团队意识,还能将非遗一代代传承下去。”对于壮族芭蕉香火龙舞队在校园的普及,周建威十分看好。
“非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守好文化不易,活化文化更难。为使乡村非遗在保护与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青秀区不断推动非遗传承团队亮相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今年春节期间,青秀区组织了辖区各镇开展抢花炮、龙狮八音贺开年、那僚庙会、斑山庙会等2024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19场,以非遗增添新春喜气。在那僚庙会所在地刘圩镇那里村良伟坡,村道上张灯结彩,处处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庙会上,鸣炮奏乐,锣鼓声响,龙狮队伍浩浩荡荡,色彩斑斓的舞龙队紧跟其后舞动,壮族八音奏响,歌舞表演十分精彩,龙狮贺庙、壮族大鼓等表演轮番上演,叫好声此起彼伏。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们通过直播、拍摄等方式记录和分享这场别开生面的民俗活动。
据了解,那僚庙会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2020年通过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那僚庙会组委会管理委员会成员雷行永介绍:“那僚庙会是宣传展示非遗魅力的极好形式,各种非遗表演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能够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刘圩独特民俗文化,同时也能让非遗产生经济效益,助力刘圩镇的乡村振兴,让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依托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青秀区举办了国际传统舞龙邀请赛,来自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广东、湖南、广西等地的10支各具特色的传统舞龙队同台竞技,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视觉盛宴。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身披芭蕉叶的芭蕉香火龙舞队员们撑起芭蕉叶做成的“绿色火龙”丝滑地穿梭在赛场中,一起一伏都吸引着在场大批观众的目光。
“每次来参加舞龙比赛都觉得非常兴奋,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在比赛中看到其他龙队的表演,是很好的学习机会。”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队的队员周雨璇说到,今年16岁的她从10岁开始学习芭蕉香火龙舞,已多次跟随龙队参加舞龙比赛。在邀请赛结束后,青秀区还在公园、商圈等场所举办了踩街巡游祈福嘉年华及民俗团队进商圈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壮族麒麟舞等非遗。
培育非遗乡村工匠名师
为充分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软实力”,青秀区积极引导活跃在乡村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非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
“古岳壮族五色美食制作技艺”是南宁市级第九批非遗项目名录项目之一,该项目以糯米为主,由枫香树、密蒙花(黄饭花)或黄姜、红蓝草或苏木以及紫蓝草四类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再加上糯米本色形成五色而得名。植物染料经切碎锤烂加热取汁泡米染成黑、黄、红、紫色,蒸熟后再加上白色糯米饭即可制成色香味俱全的五色糯米饭。
在青秀区南阳镇古岳坡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古岳壮族五色美食制作技艺”传承人赖美宁创建了“古糯坊”,与古岳坡村民黄小英、黄慧玲一起,将古岳坡的五色美食制作技艺标准化,并融入了新的制作技艺,创新性发展了五色美食文化。在青秀区政府的帮助下,赖美宁组织了各类非遗技艺培训,先后举办了茶艺馆开班授艺,开办广西非遗美食培训基地技术培训班,提供更多了解和体验非遗的机会,累计举办技艺传承培训班10期,培训500余人次,让更多的村民掌握五色美食制作方法,以开展旅游项目、研学项目的方式不断拓宽收入渠道。
“来,跟着赖老师一起倒数十个数,十、九、八、七……”跟着赖美宁的指挥,来自南宁市一所小学的学生们正在紧紧盯着户外的操作台,目光跟着向上托起的木桶爆发出一阵惊叹,壮族传统美食五色糯米饭完整地脱模而出。自村集体经济引入文旅产业运营方后,赖美宁开始带领村民们在“古糯坊”中为来到古岳坡开展研学活动的孩子们教授壮族五色糯米饭的制作。据了解,2018年以来,赖美宁在“古糯坊”展示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400多场,接待国内外宾客上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及增收。(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陆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