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镇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大山深处,有一群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是森林资源的守护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穿梭在密林深处,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血浇灌每一片绿意,他们深知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例行公事,而是守护地球绿色肺部的重任,这份责任感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总能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爱。他们就是林海守护者——森林资源巡护员。
坚守:森林资源巡护的日常
秋日的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到处鸟语花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浓雾,照耀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在这片绿色丛林里,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森林资源巡护员们开始了新的一天。
在巡护过程中,泥泞的小径、陡峭的山坡,甚至野兽潜行的踪迹,都构成了他们日常行走的背景板,尽管巡林道路充满坎坷,但他们从不轻言放弃,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是保护这片绿色宝藏,维系地球生态平衡的重大使命。
倾心守护,是理想信念的矢志坚守——
生态监测:持续观察并记录森林内各类动植物种群的动态,评估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
防火防灾:预防与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自然灾害隐患,如病虫害暴发。
法律执行: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林业法律法规,打击非法采伐、偷猎及其他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公众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升社会大众对森林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倡导生态文明价值观。
做“林海之眼”,守绿水青山。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森林资源巡护员谱写了一首动人的绿色之歌: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每一步前行,都是对森林资源最真挚的守望。
探索:科技创新助力巡护工作
近年来,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注重森林安全体系建设的“智能化”。
科技赋能守好绿水青山——一系列前沿技术被应用于森林资源巡护工作中,极大提升了巡护效率和效果,使巡护员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执行任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无人机凭借其灵活性高、覆盖面积广的优势,在森林巡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搭载高清摄像机、热成像仪等传感器,无人机能实时回传森林内部的高清图像和视频,帮助巡护员快速识别可疑点,如非法采伐、野火初期征兆或野生动物活动迹象。
红外相机作为一种先进的远程监测工具,在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巡护员将它固定在特定位置,它就能够记录特定时间内通过监测点的动物数量,通过长时间的观测可以推算出某种动物在某一区域的大致种群规模和分布特点,也能识别多种不易见到的珍稀或隐秘物种。
“我们正在开发集保护、利用与管理于一体的林场数字化、智慧化管理系统,搭建塞罕坝大数据中心等,开展‘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负责人微笑着说,新时代的二次创业要将现代科技手段与易武镇州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联姻”,全面加强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智慧建设,为自然保护区装上“智慧大脑”。
展望:构建森林资源巡护新生态
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精神中的“绿色发展”四字,是该局干部职工的不懈追求。要让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绿色奇迹”延续下去,必须赓续绿色发展。
面向未来,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森林资源巡护工作将持续向着专业化、信息化与协同化的方向演进。
接力奋斗续写绿色奇迹——
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森林资源巡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系统化的理论教学与实战技能培训,涵盖森林生态学、遥感技术、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全面提升巡护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科技集成与智慧林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业管理深度融合,打造集感知、分析、决策于一体的智慧林业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例如,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集成无人机、卫星遥感、地面传感器等多源数据,为巡护员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社区参与与资源共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当地社区积极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通过积极引导、扶持当地社区村民发展生产,坚持“保护优先”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资源保护利用原则,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用好“林场”资源,做足“林场”文章。易武州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技术优势反哺周边地区,带动周边群众致富,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之路。(记者 郑义 通讯员 王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