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绘就美丽“成州”乡村新画卷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隆冬时节,走在甘肃省成县纸坊镇的乡村间,干净整洁的环境、宽阔平整的道路、别致新颖的农家院落,烟火之气馥郁浓香,一派清新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感受到和谐美好的乡村氛围。

今年以来,纸坊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乱占耕地大清理、农村公路大养护”三大行动,大力整治顽瘴痼疾,有效遏制乱占耕地,全面提升路域环境,推动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纸坊镇府城村(陈争强 摄)

建强组织堡垒强引领

“请大家不要忙,坐在沙发上整理好自己的证件和资料,一个个来。”在纸坊镇邵坪村党群服务大厅,坐班的邵坪村党支部书记李军社耐心地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醒。

“经过镇上协调,我们将闲置的小学校舍建成便民服务站,完善拓展了积分超市、农家书屋、便民服务大厅等服务设施,大力提升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阵地。”李军社介绍。

邵坪村发展基础薄弱,是今年纸坊镇确定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对象,邵坪村党支部围绕“一强三引领”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结合村情制定了“党建+产业+生态+治理”发展新模式,坚持把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作为推动乡村建设的着力点,不断完善党组织阵地建设和支部“主心骨”建设,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

“如果没有村上的支持,我的产业不可能发展这么大。”邵坪村产业大户李红说。出门打工多年的他随着年龄的增大,并且还需要照顾家中老人,只能留在家中务农。在村上的支持下李红建起手工挂面加工厂,带领8名村民发展手工挂面产业,产品销往武都、西和、礼县等周边县区,每天虽能不间断生产,但还是供不应求,让他找到了发展方向和信心。

在邵坪村,和李红一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还有很多人。在党支部的指引和支持下,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产业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桔梗、连翘等中药材300多亩,村集体流转土地发展订单万寿菊、艾草等特色产业,让党组织在乡村善治中逐步强起来,党员先锋作用在产业提质增效中凸显出来,群众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富起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

加工手工挂面(陈争强 摄)

建美乡村环境展新貌

“今年村里进行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把到我家门口的路从0.5米的土路变成了3米宽的水泥路,还修通了田间的产业路,三轮车进出方便了,发展产业、种地都轻松多了。”纸坊镇代塄村村民秦正国提起村子里变化赞不绝口。

得益于“三大行动”的开展,代塄村在加大村内道路拓宽硬化、产业路硬化沙化、村民院落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的同时,聚焦拆后利用,打造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着力做好“拆危治乱”“后半篇文章”,有效盘活利用拆后土地和农村闲置土地,为建设更好的宜居环境持续发力,提升村庄“颜值”。

“通村道路宽阔干净整洁,绿化、排水渠一应俱全,每家每户庭院改造旧貌换新颜,现在环境比原来好很多,绿化好、空气清新,居住环境换新貌展新颜。”代塄村村民苏备战说。

代塄村的变化只是纸坊镇推进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纸坊镇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以主干公路、乡村公路沿线、村内公共区域、群众院落为重点,深入开展日常保洁行动、拆危治乱行动、乱堆乱放集中整治行动、植绿栽花行动、晾晒场整治行动、查评奖惩行动“六大行动”,建立“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保洁区域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在全镇推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和“红黑榜”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分兑换制度,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提高了整治效果。

“我们紧盯民需抓实基础设施建设,紧盯村貌抓实户内人居环境整治,修订完善常态长效工作制度,全面发动群众狠抓农村公路养护,大力整治顽瘴痼疾,有效遏制乱占耕地,全面提升路域环境,推动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纸坊镇党委书记李倬说。

群众维护村庄卫生环境(陈争强 摄)

建活管理机制结硕果

 沿着成西公路从小路村沿山而下,道路两旁田地里嫩绿的麦苗、翠绿的油菜把冬日的田野装扮得格外美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与青瓦白墙的村庄形成乡村新图画。

“这一片田地是被占违规占用放杂物的,今年在乱占耕地大清理中收回复种的。”纸坊村党支部书记杨志新指着一片油菜地介绍。看到昔日被非法占用的耕地展露新颜,生机勃勃,让“良田”回归“粮田”,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纸坊村的努力让违占耕地复耕复绿工作已初见成效。

在乱占耕地大清理行动中,对违法占用的耕地明确统一复耕标准,整理后种上了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对撂荒的耕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复耕,种植粮油作物或中药材,在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对侵占集体土地的建筑,坚决进行拆除,限期复耕复种。今年以来,累计对辖区内1100余处地面建筑设施进行全面摸底,拆除1处占用耕地违法建筑,拆除7处镇区乱搭乱建建筑,清理567国道两侧乱堆乱放杂物,腾退土地4.2亩,拆除存量危房5户11间,并进行复耕复种,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

“我们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制度监管、完善巡查机制三大措施,压实镇村工作责任,形成镇、村、组三级网格化巡查处理机制,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把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行为制止于萌芽状态。”纸坊镇副镇长李秦岭说。

冬日梯田(陈争强 摄)

乡村治理是一场“持久战”,纸坊镇将从党建引领、产业富民、生态宜居上持续下足“绣花功夫”,确保“三大行动”这场战斗打得赢、成果守得住,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篇章。(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