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赣榆区“陆海接力”首批三文鱼(虹鳟)投放成功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从凌晨至夜晚,从陆地至海洋,历经20多个小时的过渡、接力……11月30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首批三文鱼(虹鳟)投放成功。当日18时30分许,一艘载着虹鳟苗种的渔船到达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顺利停靠在海水养殖网箱边,随着现场工作人员放下导流管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沿着滑道游入海水网箱中。

11月30日,渔船停靠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水养殖网箱开始投放作业(张南宁 摄)

“为确保鱼苗在长途运输中的健康与安全,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持续增氧、保持水箱温度恒定在12摄氏度以及每隔10小时进行一次换水等。”连云港市赣榆农发集团副总经理周兴介绍,此次投放的幼鱼由东海水产研究所赣榆基地负责淡水阶段育苗驯化,投放的幼鱼具备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病能力。

11月30日,工作人员正在陆地养殖池挑选三文鱼(虹鳟)鱼苗(张南宁 摄)

本次投放由连云港市赣榆农发集团与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在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实验性投放大规格虹鳟鱼苗524尾约1100斤,合作双方将携手攻克虹鳟海域养殖中的技术难题,掌握其在自然海域环境中的生长特性、饲料需求以及疾病防控等关键问题,为将来在此区域开展中远海、深远海规模化养殖积累宝贵的经验,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这是一次三文鱼(虹鳟)从纯淡水化养殖到海水养殖的过渡,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水质优良、生态环境适宜,具备开展虹鳟养殖试验的优越条件。此次投放实验成功,将推动本地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连云港市赣榆农发集团海洋产业养殖技术部主管王浩表示。

11月30日,纯淡水化三文鱼(虹鳟)鱼苗群(张南宁 摄)

为此前期他们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包括对海州湾海域水温、盐度、水流等水质条件的长期监测,以确保其符合虹鳟的生长要求。同时,他们还组织了专业团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三文鱼养殖技术,并与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养殖试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接下来的虹鳟海水养殖过程中,工作人员将通过海洋牧场智慧平台实时监控鱼苗生长情况,实施科学管理,严格控制养殖密度、投喂量和水质调节等环节,使其适应新的环境并健康生长。截至目前,此次投放的三文鱼(虹鳟)生长状况良好,存活率高达98.5%。

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水养殖网箱(张南宁 摄)

近年来,连云港市赣榆区始终致力于探索多元化的水产养殖模式。此次成功投放不仅填补了当地海上网箱养殖虹鳟的空白,还丰富了本地水产养殖品种,提升了渔业产业的附加值,为渔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渔业领域的深入实施,推动当地渔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徐利永 李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