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有贷客户合作路径 探索“资金回流”创新模式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农发行富裕县支行通过“资金回流”创新模式,向黑龙江富裕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投放贷款5000万元,带动当地人口就业和贫困人口脱贫,有效发挥政策性银行支农作用,为高品质猪肉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社会进步,同时,该模式可带来1600万元存款日均额和年200万元左右的贷款利息收入,有效提升盈利水平。富裕县支行将“现金流”作为对牧原企业监管的工作核心,持续做好交易对手及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开户管理,关注关联企业间的资金往来、关注客户经营收入的资金回流情况,保企业资金最大限度地回流到农发行富裕县支行。

在合规的前提下实现围绕现金流做文章。通过严把贷款用途及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落实落细贷后管理措施、准确掌握生猪存栏出栏信息、重点关注生猪价格变动,做到及时研判风险、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确保企业资金最大限度地回流到我行,并在对“企业有效监管”的同时“拉动存款增长”,目前,富裕牧原还款来源明确、现金流稳定。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作为出发点。与富裕牧原签订了“协定存款”合同,“协定存款”是对公客户与银行签订的协定存款合同,双方商定超过50万元定额部分存款按1.2%计付利息,资金可自由进出不受影响,非常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同时促进企业资金回流我行账户,实现效益最大化。

深挖有贷客户合作路径。积极与富裕牧原沟通了解其主要与黑龙江牧原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河南牧原粮食贸易有限公司等公司产生粮食采购往来,以此为突破口,利用现金流关系主动靠前营销“黑龙江牧原粮食贸易有限公司”采购原粮的交易账户,将富裕牧原购入原粮交易资金结算至该账户,可延伸资金监管并牢牢把握粮食采购往来“现金流”;与富裕牧原开展“支持银行月月存”活动,年初至今陆续存入存款3.65亿元,平均留存5—7天且每年企业生猪保险费全部回笼到富裕农发行。

加强风险防控。富裕县支行通过“一个数据分析、查看两个系统”,采取“七查七看”加强贷后管理。“查”企业视频监控,“看”生猪养殖管理。通过现场与养殖人员视频连线,查看生猪管理状况,这也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监管措施;“查”企业内部“养猪管理系统”,“看”实物盘点情况。富裕牧原每日由场区工人登录系统进行数量登记,公司按月、季对生猪进行实物盘点,贷后检查人员根据企业内部系统来识别生猪实际存栏及销售情况;“查”企业财务数据,“看”工人薪酬福利。结合工人数量及工资判断生猪存栏情况,富裕牧原目前投产使用4场区,分别为一场、六场、七场、公猪站,共有423个单元,每个单元可存栏生猪600—700头,根据不同员工管理能力,每人平均管理2个单元,根据工人数量人数推算生猪存栏量数量;“查”饲料消耗量,“看”生猪存栏情况。一头商品猪从出生到销售大致存栏时间为6个月,保育期间每天食用饲料0.7千克,育肥期间每天食用饲料2.4千克,平均每头商品猪从存栏到出栏需要消耗0.3吨饲料,因此通过饲料消耗情况推算生猪存栏情况;“查”保费缴纳情况,“看”养殖存活率。按黑龙江当地保险公司政策20千克以上生猪才可以上保险,其中育肥猪4个月上保险一次、母猪1年保险一次,用生猪保险费用推测养殖存活率;“查”疫苗接种记录,“看”仔猪繁育情况。新生猪仔7天注射伪狂犬疫苗、25天注射猪瘟疫苗、35天注射口蹄疫疫苗;“查”询征信及天眼查,“看”集团经营风险情况。通过一系列贷后监管措施有效加强贷后管理。

下一步,农发行富裕县支行将继续运用有贷客户企业间的现金流关系创新模式,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贴近企业需求,在客户营销、贷款办理、客户维护等方面制订专门的方案,优化服务管理,切实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增强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建设的辐射作用、实现政银企互惠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记者 吴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