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高强村看到,姑娘们正在山上采收竹笋,有的将竹笋捆成团准备下山。外资项目广西融水县福融贝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导农户上山采收竹笋,直接带动山区30多个行政村5000多户农民上山采收竹笋,每年可带动8000多贫困人口脱贫。广西共有100多家扶贫龙头企业(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龙头企业)以利用外贷项目为抓手,助力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外资撬动农业农村新活力。
近年来,广西农业外资中心立足政府规划,多措并举,累计申报实施4个外资项目,引进利用外资达7亿多美元,促进了广西农业产业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4亿美元世界银行结果导向型贷款广西扶贫示范项目覆盖广西百色等11个市28个贫困县(市、区),是世界银行首次与我国合作开展以结果导向型贷款为贷款工具的扶贫项目。项目认定100多家扶贫龙头企业(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龙头企业),改组5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规范化运行标准,培育4万多名农民提升农业技能,实现26万多个贫困户新接入集中供水、100个贫困村道路通达与硬化,支持140多家企业使用项目资金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有力推动粮食、水果、桑蚕、优质家禽、生猪、牛羊、茶叶、中药材等10多个特色产业发展。
1.5亿美元世界银行贷款绿色农业和乡村振兴项目(一期)于2024年3月生效实施,在南宁市马山县等12个县(区)实施,项目围绕绿色农业发展探索和乡村振兴创新实践两大主题,推进广西农业产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1.5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广西环境可持续乡村发展示范项目于4月生效实施,实施区域覆盖广西全区,采用项目贷款和金融中介贷款(FIL)相结合的新模式组织实施,是亚行首次以本币人民币作为贷款币种的项目,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是亚行在我国实施的首个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项目,将有效促进ESG机制在广西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中的应用推广。
广西农业外资中心主任王辉武介绍:“广西在引进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资金的同时,注重结合广西农业农村实际,从融资渠道、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提高了贷款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率;世行贷款广西扶贫示范项目是首次在扶贫领域引进采用结果导向型贷款工具的项目,这些创新理念、创新机制,为打造农业利用外资的‘广西模式’奠定了基础。”(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邓蕾雅 刘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