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让“菜篮子”四季不空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时下,走进甘肃漳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日光温室矗立田间,整齐排列,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绿油油的秧苗上挂着一串串的西红柿鲜嫩欲滴、长势喜人。

大棚旁,工人们正忙着挑选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装箱、称重,忙的不亦乐乎。漳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负责人刘玉江介绍说:“一期28座大棚年产水果辣椒、西红柿等优质蔬菜4000吨、产值达到1700万元以上,今年新建智能温室大棚35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22年8月,在全国妇联的牵线搭桥下,漳县盐井镇杜家庄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优势,建立了漳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园区以发展高端口感类高原夏菜为支柱产业,吸纳附近群众到园区常年务工,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还不用跑到外面去。这个企业真好。”漳水润农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务工群众吉如芳说道,产业园自建立以来,带动周边180余名妇女群众从事种植、灌溉、采摘等工作,采摘旺盛期务工妇女达380余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同时,园区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统一大棚投入、统一种苗分配、统一水肥供应、统一植保服务、统一品牌销售、统一互联网宣传等“六统一”模式,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

“通过参加培训班,我学到了很多新技术,我一定要将所学农业知识和种植技术广泛推广给乡亲们,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漳县新寺镇永利蔬菜合作社负责人王育芳说,今年,全国妇联在漳县盐井镇杜家庄村举办2024年@她创业计划-甘肃漳县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通过“理论+实操+观摩”的方式,为当地群众讲授现代设施农业先进技术和经验。

目前,漳县盐井镇杜家庄产业园带动全县群众种植水果萝卜、架豆等蔬菜12.8万亩,年预计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00余亩,年产量稳定在6.5万吨,预计实现产值2.6亿元。

除了蔬菜以外,漳县还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近年来,漳县依托自身独特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倾力打造优质食用菌供应基地,以产业兴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群众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目前,漳县已建成木耳基地9个866和一个年产1000万棒菌棒生产线,年挂棒能力达到1272万棒。

“三岔镇食用菌产业园的建成既让群众获得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的好机会,也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入股农户还能获得稳定分红,真正实现了‘三赢’的目标。”三岔镇人大主席谈军说。

近年来,漳县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推动蔬菜、食用菌产业向基地和大棚迈进,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不断丰实百姓“菜篮子”“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日光温室的高效经济效益,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增收,把乡村振兴之路走实走宽。”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朱小红说。(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蔡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