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新疆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3场)在乌鲁木齐举行,会议围绕“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新疆工业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主题,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郑敏作介绍。
近年来,昌吉州锚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典范地州的使命任务,坚持项目“点”、产业“线”、基础设施“网”、社会“面”一体发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前三季度,昌吉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总量稳居全疆第二;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
昌吉州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基础坚实,可谓“头顶风光、脚踩黑金,怀抱绿洲、依身丝路”。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工业经济取得亮眼成绩,呈现出“全、大、高”的独特优势。
聚焦链式集群,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昌吉州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煤基、铝基、硅基3个千亿级和油气、粮油、纺织、畜产品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煤炭、多晶硅、电解铝产能占全疆一半,煤电装机超3200万千瓦、全疆第一。瞄准“强链提质”,实施286个延链补链项目,完成工业固投554.7亿元。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建及开展前期的新能源项目超4200万千瓦,并网规模年内突破1500万千瓦。基于新能源规模优势,集聚落地一批光伏组件、风机、储能装备等制造企业,木垒县建成自治区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
准东开发区是全疆首个千亿级产业园区,昌吉州聚焦资源转化、产业转型、动能提升等方面攻坚突破,扭住准东主战场,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建成了全国单体产能最大的绿色智慧矿山,“疆煤外运”突破5000万吨,每年“疆电外送”620亿度、其中绿电比例超过30%,外送电量可供应7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6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加快推进,准东已成为国家“三基地一通道”的重要支点。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推进560万吨煤制烯烃、710万吨煤制甲醇等重大项目,加快推动电解铝产能置换、下游延伸、绿电替代,传统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我们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郑敏说,昌吉州坚持科技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引进25名“两院”院士专家,建成自治区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172家,251家企业与107所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116项成果荣获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77家,研发新产品58个、新技术84项、新工艺294项,22个产品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以上“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科技引领产业创新迈出新步伐。
郑敏表示,今天的昌吉,产业焕新、民生改善,潜力巨大、活力迸发,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走在前、作表率的实绩实效,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记者 查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