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广西武宣县在来宾市新闻发布厅举办“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打造东融先导县”新闻发布会,介绍武宣县深化园区改革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目前,武宣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已达196家,预计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工业总量位居来宾市前列。
武宣工业园区建设始于2009年,作为来宾市县级首家获得自治区批复的A类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约1246公顷,下辖绿色家居家具产业园、武宣东融产业园、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经过十五年的不断探索、改革发展,园区从小到大、做优做强,呈现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武宣工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突破,成为来宾市首个产值超百亿元、规上企业超百家的“双百”县域工业园区。其中,绿色家居家具产业园(河西组团)获得自治区认定为自治区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武宣木材加工产业园获自治区工信厅授予“广西(木材深加工)轻工园”称号。
进入“十四五”时期,武宣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深化工业园区改革发展。投入近20亿元,建成了标准厂房、进港大道、污水处理、电力设施、港口码头等一批重大配套基础设施,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力不断提升。武宣县较2021年在工业行业结构占比、规上企业数、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对县域经济贡献率等方面实现了“五个翻一番”。
在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工作中,武宣县聚焦服务和融入自治区“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和来宾市“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锚定打造东融先导县目标,精准发力推进园区改革发展。第一个方面突出“谋”字,在优化园区规划定位上精准发力,努力把武宣建设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上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东融先导县。第二个方面突出“融”字,在创新园区体制机制上精准发力,推行“管委+公司”运行模式,让园区的布局、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得到加强。第三个方面突出“优”字,在打造园区一流环境上精准发力,落实市县两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机制,有效压减项目审批时限。第四个方面突出“新”字,在推动园区转型发展上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园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在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武宣强化高位推动、着力“去行政化”和突出质量效益导向,将“全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列入2024年度改革要点,把推行“管委+公司”模式列为重要改革内容,充分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精准开“药方”治“症结”,服务好入园企业,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百米”。在招商引资方面,武宣县不断淬炼招商专业能力,找准发展定位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今年新签约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06亿元。
武宣县委书记雷应天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武宣县将加快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平台、提升区域产业竞争的主阵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新窗口、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全力助推武宣工业总量倍增、质效跃升、主体壮大,助力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为广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武宣力量。(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计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