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开花结果 高原首家淡水鱼养殖基地揭牌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青海省首家淡水鱼养殖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淡水鱼养殖基地成立。这是青海民和、江苏滨湖推动东西部协作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民和县地处黄河、湟水河谷地,水资源得天独厚,有着淡水养殖的自然禀赋。近年来,民和县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依托黄河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渔业产业融合、渔业资源养护和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冷水鱼养殖企业5家,有效养殖水体9000立方米,2023年年产虹鳟鱼55吨、销量30吨,培育虹鳟鱼苗128万尾。

揭牌仪式上,海东市副市长、民和县委书记朱智泰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民和落地,是“滨湖—民和”东西部协作的再一次深化,不仅填补了民和县淡水鱼养殖业技术的空白,也为民和县扩大冷水鱼养殖产业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由于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民和冷水鱼养殖业发展较为缓慢。为进一步推动民和淡水鱼养殖产业提质增效,今年在无锡滨湖挂职副县长、东西部协作民和联络组组长孙伟的牵线搭桥和积极衔接推动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相关专家5月份来民和中川乡黄河渔业基地考察调研。6月中旬,在民和举行的“滨湖—民和”东西部协作第二十次联席会议上,民和县人民政府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签订了淡水渔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民和淡水鱼养殖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标志着民和淡水鱼养殖将迈上专业化水平,为促进民和地区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从而进一步助力民和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记者 申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