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很感谢普格县甬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我们村分到2万元,今年涨到4.5万元,村里人要高兴坏了。”12月9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波洛坪村党支部书记曲木色呷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去分配这笔分红资金:“先拿一部分补助给特殊困难村民,再把村子修缮修缮。”给村民发放分红的,正是他们口中感谢的普格县甬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次分红涉及德育村、马厂坪村、波洛坪村等7个村,最多的德育村分到了12万元,最少的也分到了4.5万元。
在普格县甬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高密度淡水鲈鱼养殖基地,记者看到,40个标准化养殖池子,供电系统、水质监测系统以及生产道路、仓储区、智能供养等一应俱全。养殖工人投喂饲料,一条条肥壮的鲈鱼纷纷跃起,活力十足,也预示着上市的好收益。公司负责人赵涛峰告诉记者:“优质鲈鱼产量能达到30万斤,今年已经预定了35万尾鱼苗,按照市场价格,产值要远超我们预期。明年老乡们的分红又会增多了。”
产值增收,源自浙江省宁海县携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共同实施的东西部协作重点项目——螺髻山镇水产养殖项目。这也是宁海首个援建项目。项目按照“村集体+公司”的模式运行,每年通过“租金+分红”的形式能为德育村、马场坪村等附近村的集体经济创收30万元左右,再加上就近吸纳务工人员,实现了“主体带动、农户参与、集体受益”。
德育村的吉木阿作是基地里的骨干员工,每个月有8000多元的收入。原本他和妻子在海南打工,辛苦一年却攒不下多少积蓄。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更方便照顾父母,夫妻俩每天干活都有劲儿了。“很感谢他们教会我技术,现在生活富足了,我和妻子准备生娃了,我们还打算买辆车!” 吉木阿作开心地笑着对记者说。
螺髻山镇水产养殖项目拉开了“输血”式帮扶的序幕,2021年以来,宁海不断聚焦产业协作,强化政策、科技、人才协同推动,激发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凉山漫野臻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普格县中彝药现代产业园区又是一个帮扶缩影。区别于水产养殖,普格县中彝药现代产业园区围绕林下经济发展谋篇布局,主攻林下中药材种植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在位于五道箐镇的中药材育苗基地和产品展示中心,凉山漫野臻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凌峰正蹲在大棚里,仔细查看淫羊藿的育苗情况。“我们的育苗基地占地560亩,在大槽乡特口村和荞窝镇云盘山村相邻的山上,还有1万多亩种植基地。”凌峰告诉记者,今年基地种植育苗近700万株,等到明年六、七月,就可以进行第一批药材的采收。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又将为普格村民的分红增添底色。
“自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就已经开始发挥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入的作用。现在园区固定有300多村民在种植基地工作。”凌峰说,园区的建立不仅要促进本地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同时要最大程度发挥企业联农带农,让群众增收致富的作用。“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公司每年向基地所在的乡(镇)支付10000余亩的土地流转费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周边农户可在公司统一规划的基地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最后公司负责统一采收加工,在确保药材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也为农户彻底解决了资金、技术及销售风险。”
得益于宁普两地多年来的对口协作接力,产业类项目从当年的“建设好”到后续的“运转好”,产业帮扶基础越来越坚实。“像宁波龙泰医疗中草药种植、泽川农业肉牛养殖、宁海红美人种植等项目,延长了产业链长度,有效助力了当地的乡村产业振兴。”宁海县帮扶普格县干部胡丹诚对这里的产业特点如数家珍:“我们进一步挖掘两地的优势资源,拓展产业互动路径,不断增强造血的内生动力,为普格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注入强大动能。”(记者 曾庆华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