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创新开拓新赛道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2月7日,在浙江乐清经济开发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走访企业、科创平台发现,乐清市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举措、机制,努力让创新之花在中小企业绽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记者见证了这些企业在创新中不断突破、提升发展、开拓新赛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智能化气动控制技术的佼佼者

在百灵气动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公司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一种板式阀岛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其存储介质”。这一专利标志着百灵气动在智能气动控制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王胜平(左)和夏志良(右)正在实验探讨新产品 (曾庆华 摄)

作为一家专注于通用设备制造的国家“小巨人”企业,二十多年来,百灵气动在气动控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目前,公司共持有86项专利和8项商标,展现了其在知识产权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获专利的板式阀岛控制系统,体现了当前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的趋势。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夏志良是百灵气动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他正带领着企业开展“带逆流功能的减压阀”产品新开发。

“面对市场竞争,企业急需在新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单靠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很难办到。”百灵气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胜平表示,在夏志良的协助下,去年,企业产学研融合发展业务增长15%,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百灵气动坚持不断创新,紧抓数字化与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创新不仅引领了气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也为我国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在产业发展中迈向新赛道。

目前,乐清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0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311家,总量居温州第一,同时排名全省前列,并在全省率先实施民营企业“科技副总”机制,像夏志良这样的“科技副总”,目前乐清全市已累计选派82名,首批选聘的30名“科技副总”,带动入驻企业营收平均增长15%,平均研发投入占比从4%提高到4.6%。

“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多,‘科技副总’在高校与企业间起到‘黏合剂’的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乐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走向车间

在乐清经济开发区内的法拉迪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产线员工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2024年订单量稳步提升,同比增长30%以上。今年有了‘秘密武器’,相信产值会有新突破。”谈及新年愿景,法拉迪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期待满满。去年,企业联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发了一款光储柴微电网EMS能源管理系统,同时结合企业已有调压器产品,通过快速切换和潮流方向控制,提高了电网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大幅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

乐清经济开发区一角 (刘言勇 摄)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乐清成果转化中心负责人王慧的计划表上,记录了密密麻麻的企业项目名称。自去年落户乐清以来,一年中的近200天里,王慧都在杭州与乐清之间奔波,虽累但乐在其中。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一直探索的大课题,通过在企业的探索,给学校、学生以及科研都带来了利好。”在王慧看来,科技成果转化受益的不仅是企业,学生走出象牙塔,从企业需求中找课题,把研究做在一线,论文写在生产线,实验室与车间实现双向奔赴。目前,中心已为120家(次)乐清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搜集企业技术难题26项。

“从象牙塔走出来,走进车间,扎根生产一线,摸清不同企业的堵点,才能让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乐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学研融合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在乐清经济开发区的巨邦集团有限公司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参与单位。巨邦集团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研发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这种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继续秉持匠心精神,保持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和产品迭代。巨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公司李德志介绍,公司每年投入销售额的4.2%进行新产品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借力平台数智化能力,优化研发流程,提高研发质量,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同时,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职业晋升通道,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

西安交通大学雁荡山电气研究院一角 (曾庆华 摄)

企业与高校之间如何开展面对面精准对接,把交流做深做实?去年,乐清市在乐清经济开发区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西北工业大学等技术转移中心集中在此联合办公。成立以来,基地已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28次、走访300多家企业,推荐成果数量2000多项,征集企业需求260多项,成功达成合作80余项。

为转化提速,也为转化去忧。近年来,乐清坚持创新首位战略,依托创新平台集聚高端要素,以科技创新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产业链,构建起了“3+X”平台服务体系,即以中国赛宝(东南)实验室、西安交大雁荡山电气研究院、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三家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核心,其他技转中心、创新联合体等科创平台为依托,支撑企业开展项目技术攻关、技术服务及人才引育等工作,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搭平台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助力产业强链补链。

当下,一颗颗创新的“金种子”落地开花,一家家科技型企业生机勃发,不断丰盈浙江乐清现代化产业体系。(记者 曾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