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楚大地的中部,湖北省安陆市正以昂扬之姿,积极拥抱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全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如今,这里已然形成了金属制造、食品加工与光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的蓬勃发展态势。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4家,其中三大主导产业企业就有89家,2024年实现工业产值总计189.4亿元,在全市规上企业总产值的版图中,稳稳占据78.7%的份额。
安陆,曾经的传统老工业基地,正如破茧之蝶,向着新型现代化工业城市飞速蜕变。
春节刚过,湖北省安陆市便召开了“全市推进工业全面复兴暨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大会上,市委书记黄国威提出:“工业全面复兴乃‘复兴德安、振兴安陆’的关键任务,招商引资是安陆工业全面复兴的关键支撑,营商环境则是安陆工业全面复兴的关键要素,”明确了工作重点与任务目标,为安陆工业发展锚定了方向。
在安陆,“工业立市”的发展路径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全市上下齐心奋进的共识。
金属制造不断提质
近日,来到在湖北省诺麟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攀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公司自成立起,便不断探索研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深入研究客户反馈与市场反应后,他们最终研发出无缝焊接“三支料模式”新技术。相比传统的铝合金门窗,无缝门窗不但性价比高,而且既美观又防水。
技术的突破,不仅助力企业成功实现降本增效,极大地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实实在在地为用户省下了真金白银。
从2024年10月至今,湖北省诺麟铝业有限公司“火力全开”,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隔热条、角码等产业链环节。随着新厂房拔地而起,新研发中心投入使用,企业发展更是如虎添翼。2025年,公司年产值预计将达到6亿元,年税收也将达到2500万元。
高攀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计划用3—5年时间,将公司总部从江西迁至安陆,进一步扎根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食品加工推陈出新
食品加工业是安陆的又一个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4个细分产业。以源源食品、楚丰泉源为主,以美众诚食品、金生米业为配套的方便食品产业便是其一。
湖北源源食品有限公司自2007年正式落户安陆棠棣镇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拥有7条米粉全自动生产线,其中3条新建的生产线,集全自动、智能化和数字化于一体,代表了国内先进技术。目前,公司每日能产出各类米粉饼200万块,并已与国内外多个头部方便食品企业达成合作。
湖北源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志星在谈及企业发展时,眼中闪烁着坚定与自信的光芒。他透露,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企业每年都会投入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用于生产研发。通过持续不断地研发新产品,源源食品精准地把握并满足了国内方便食品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作为孝感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及湖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源源食品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全面推广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生产模式。自落户安陆以来,企业累计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先进工艺多达288台(套),并持之以恒地对生产流程进行全方位优化与升级,成功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品质,让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还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刘志星满怀信心地说:“今年工厂火力全开,满负荷生产,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预计到年底,销售额有望突破2亿元。”
光电产业方兴未艾
在湖北中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根几毫米的铜丝经过多道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为4.5-5微米的电子铜箔。通过工艺研发、设备改造,公司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与生产流程,精深加工产出的超薄(6微米及以下)高性能锂电铜箔已规模化、国产化生产。产品能满足低、中、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填补了华中地区电子铜箔产品空白。
近年来,安陆市光电子信息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三个产业集群,目前共有规上光电子信息企业17家,2024年工业产值达49.7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总产值的20.6%。其中,湖北中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值超30亿元,还有2家企业年产值过亿元。
安陆市通过实施技改焕新行动,以及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和机器换人等措施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致力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例如,铜箔及印制电路制造产业集群入选湖北省首批29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顺祥铜业被纳入工信部《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金禄科技则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安陆工业,向新而行。下一步,安陆市将以高质量服务为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陆篇章提供坚实支撑。(本报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范锡建 刘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