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如火如荼、出行带旺住宿餐饮、“戏场经济”唱响共富……连日来,浙江省兰溪市以“嗨购兰溪消费年”活动为抓手,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激发春日消费新活力。
在位于兰溪汽车城的比亚迪汽车销售店,市民林宇正在选购新车。“现在政府对购买新车都有补贴政策,力度还挺大的,我就过来看看。正好价格合适,我准备入手一辆。”林宇说。
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和兰溪消费券叠加支持下,兰溪多家汽车销售店迎来销售旺季。“现在买车优惠力度很大,像我们店里一辆10万元左右的电动汽车,通过兰溪汽车消费券补贴,再加上国家报废或者置换补贴,以及汽车厂家的优惠政策,可以节省近3万元。”兰溪比亚迪海洋店销售经理谢真才介绍,在多项政策补贴的推动下,兰溪两家比亚迪门店在一个月内共卖出110台汽车,同比去年有了很大提升。
目前,兰溪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涵盖汽车、家电、家居、3C产品和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截至今年4月初,商务领域以旧换新核销1557.3万元,拉动消费1.08亿元。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兰溪始终将促消费作为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推出了一系列促消费、暖市场、稳信心的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健全县域商业体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内容列入工作任务。这些都为繁荣县域消费市场、深挖县域消费潜力指明了方向。
今年3月,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兰溪启动“嗨购兰溪消费年”系列活动,发布7大核心消费场景,通过消费券普惠升级、场景融合创新、政企协同发力,全年计划举办各类展会集会、商贸促销等活动100场以上,力求以更大力度、更广覆盖、更优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实惠,为经营主体拓展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动能。一季度以来,通过发放800万元消费券,覆盖商超、餐饮、3C电子、汽车、加油等多个领域,带动销售金额1.56亿元。
春风拂柳,万物向阳。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兰溪各地持续开启人山人海模式,广大市民游客踏着浓浓春意,寻春访景、踏青游玩、逛街聚会,共享假日美好时光。兰溪做好“消费+文旅”“消费+美食”文章,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早上6点,游埠古镇的早茶街已飘起炊烟。在鸡子粿、肉沉子的香气中,游客们举着相机记录特色美食制作的全过程。“清明小长假三天的客流量分别是3万多、6万多、5万多,游客主要是来自上海、杭州等地。”兰溪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职业经理唐浩说,美食推广叠加摄影出圈效应,让游埠古镇成为客流引力场、消费聚集地。
“煲”是兰溪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在中午和晚间用餐高峰时段,小老苏煲庄、龙方煲庄等热门餐厅一座难求,本地市民、外地游客纷纷前来品尝地道美食,享受舌尖上的盛宴。“这几天生意特别好,顾客是一波接一波,到了晚上9点,门口还有不少人排队等候就餐。”龙方煲庄负责人陈龙方告诉记者。
锣鼓铿锵、烟火升腾,兰溪以戏场为支点,掀起了又一股消费热潮。在兰江街道厚仁村,婺剧团的戏曲声刚扬起,戏场外蒸笼掀开的热气已氤氲半条街。馄饨摊主陆义贞的铁锅蒸腾着热气,“每天要包四五百个馄饨,60斤馄饨皮根本不够卖!”她边说边熟练地往桌台上放刚捏的馄饨。
戏场经济的活力还溢进村民家中。私厨戴立明的小佬家宴团队从厚仁村婺剧开演以来,接了近100个订单。有些村民午餐就开始邀请亲友,作为“移动厨房”主力军,他们从8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
“说是来看戏,其实更多是来吃来玩!一定程度上,这种体验满足了我们儿时跟随家长一起去看戏的情怀。”厚仁村村民黄美玲说,这种“台上唱戏、台下消费”的模式,正在成为兰溪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促消费惠民生,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从线上消费到线下消费,从城市消费到乡村消费……兰溪正逐步构建全域消费新格局。(本报记者 曾庆华 通讯员 陈志恒 成超)